• 21

路平專案為什麼不是永久不得開挖

七條貓 wrote:
柏油本來就是消耗品,...(恕刪)

是消耗品

但是日本人可以用上20年

為什麼?

因為我們就是這麼王八蛋的爛國家!!!!!!!!!!!!!(本人脾氣不好)

在美國搞不好50年都還在用

我搞不懂那些選民是不是腦袋灌醬油

明明道路品質會影響生活品質

卻寧願過這樣的生活

明明知道台灣水管電線要地下化

卻不願意蓋下水道

下水道可以解決淹水問題

還可以解決水管電線問題

為什麼就只為了省錢卻不願意蓋

還不是台灣貪官只想要A錢
看到這篇 回一下好了 第一次回文 如有違反板規請指正 勿刪除文章打很久阿 (懇求)

別人肉我 我也要吃飯養老婆小孩的 別害我失業

台灣道路問題 其實跟回填 扯不上太大關係 那只是小部分

相信大家都有發現近幾年道路破損率越來越高 尤其是大雨.颱風過後路面一定損壞
大家應該會想到 回填扎實與否 應該不至於下雨就損壞 因為柏油路本身就是防水層
即使回填不實 不要太離譜 下雨也不至於導致土壤軟化

目前台灣招標瀝青(也就是柏油路鋪設) 單價 非常低 基本上只有幾家自行生產瀝青廠商
可以達到 大面積保持有利潤 其他向他們(瀝青廠)購買原物料者 根本無法達到收支平衡
大部分都是靠 連帶工程在保時利潤 (一個標案有柏油鋪設 水溝 人行道 安全島 等等)
通常這種柏油鋪設都屬於小面積 大廠不想做 也導致這些小廠商為了要保持利潤 必須使用回收料

大廠為何不做呢 因為他們本身 並無相關專業 再外包出去管理與品質是一件麻煩的事
居次 大面積與小面積的人力與機械成本幾乎相同(拋除 鋪設 標線各一天以內)
除非要2天以上的工時 否則只差在柏油運輸(拋除與鋪設) 以及瀝青成本
但政府卻以面積為計價單位 你想小面積誰要做 所以大廠都把目標放在 大面積柏油鋪設
而無其他工程混搭的標案 即使是數個小面積 合併也不受喜愛
因運輸成本及運輸時間工班空轉的人力成本 導致小面積鋪設只能由小廠商施作
但小廠商成本比大廠高 又要承接利潤較低的工程 演變出混搭型標案 來保持利潤
(別說官商勾結 雖然到處都有這種事 但是不混搭一些有利潤的只會流標)
所以出現了小廠商幾乎都使用回收料的情況

再回頭討論回收料 其實台灣不少標案是允許使用回收料的 (別再說官商勾結 這是政府想省錢)
回收料 與新料 成本差異不小 但鋪設成果也有所差異 別說都用新料 那回收料要放哪去
一年下來的量是很可觀的 這種東西可不能拿來填海造陸 會嚴重汙染地下水與海洋
回收料一班是拋除後 送回瀝青廠 加熱去除瀝青成分留下石材 再重新上瀝青
但這樣的過程 並無法完全去除舊有瀝青 還是會留下一小部分的雜質 以及效用較差的瀝青
但多年來的 回收 回收再回收 已經使的某些品質不堪使用 所以為了確保品質 就需要SGS

但台灣根本開太多SGS了 導致憎多粥少 所開始出現一些經營不善的 SGS
為了生存演變出保證過關的SGS 漸漸的劣幣足良幣 但因路面鋪設 後續發生意外廠商要負起責任
(還好有這點)所以台灣目前雖然檢驗不是那麼高標準 至少還不至於離譜至極

居次是討論 路面搶修 路面搶修是以面積以次數計價 這樣不用我說大家就知道了吧
(又有人要說官商勾結了) 其實不盡然 因柏油鋪設 需要在晴天才能保持最好的品質
但大部分路面損壞都是雨天時損壞 這代表馬上補馬上壞 但是不補 又會出意外出人命
對於保固期以外的路面 就需要這種廠商了 當然或多或少 廠商當然希望多補一些
多補幾次 多些收入 這就考驗道德了 (緊急搶修 與大面積鋪設單價不同 在此註明 免得被炮)

如果大家注意看 破損路面有兩種情況

1.柏油會變成細小顆粒 且有瀝青溶出 就是因為瀝青黏度不足
(有可能是出廠品質 也可能鋪設當天下雨造成 也可能是鋪設後遭雨水沖刷)
2.柏油變成海浪 凹凸不平 (大家都會想回填不實 凹凹凸凸)
其實不盡然 艷陽高照 超載超速緊急煞車 過彎 都會造成這種現象
另一種則是 柏油 回收次數過多 或出廠時瀝青層太厚 以及使用常溫瀝青(俗稱的冷包)
常溫瀝青屬於緊急搶修用 他的壽命本來就比不上高溫瀝青

這些才是路面頻頻損壞的真兇

柏油鋪設也是一次一層碾壓 個人覺得 可以分為上下兩層 底層以回收料做基底 頂層以新料鋪設
新料的耐水性較高 可減少雨後掉料的現象


政府不做共同管道管理
電信業者,第四台業者,電力公司,自來水公司,瓦斯公司等
這麼多的東西要各自開挖埋管線
路面怎麼可能維持平整
何況路平專案也只是3個月限挖
很快的路面就坑坑疤疤
需要再一次施工了
每次開挖廠商都要繳一筆錢給政府做為回填的費用
怎麼可能會有廠商會在另外花錢把路填好
一定是想隨便填一填
剩下是政府的事
該問的是政府把錢收到哪裡去了
kknd1228 wrote:
看到這篇 回一下好...(恕刪)

你講這麼多屁話

我一句就讓你閉嘴

不會一次性交給大廠去做喔

馬路亂挖又回填做不好

一次性水.電.瓦斯.排水溝
重點是回瑱不實,和應該有的品質卻都沒人管
不知道驗收是在那裡驗的
之前有台74線工程在我家附近施工
因為路面挖蠻深的有問過工人
說正常快速道路品質的柏油路是鋪好幾層的
不是普通那種一層過沒多久就壞的
過快一年的路,下過那麼多次大雨
都沒一般道路那樣,東一個坑洞西一個坑洞

更扯的是道路養護單位
有直徑40公分大小最深大約10公分以上的坑洞
回填坑洞時,他們都可以當沒看見不補
大洞明明就在他們補的旁邊10幾公分處說


有去過日本的都知道我們道路品質差到不行,而且官員態度更是沒救!!!

我上班地點 在新店~~~~要經過忠孝東路 ==> 基隆路===>羅斯福路,路平專案初期路真的平好多喔!!!雖然跟日本比還是差很多~~~~~可是就約半年,沒錯就是半年,馬上又到處都是補丁!!!


我寫信給台北市工務局,開始就一些敷衍的話,然後這個推那個~~那個推這個,不然就是說工法要分幾階段之類的,再寫給市長郝龍斌~~~又回到工務局,說工程單位有施工需要等等,會回填~~~然後一直無限輪迴!!!


日本回填都是鋪整段的,哪像我們,像丐幫衣服!!!!市長還很得意~~~~他不是常出國考察嗎???眼睛都沒在看嗎???
這位老兄你先息怒

kknd1228 好意把問題與現況清楚描述

應當理性的參考

這明顯是政府規劃欠缺長遠考量所致

一般民眾也沒有看到核心問題

只是一直在表面問題上抱怨

我想只有好好規畫共同管線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要作共同管線需要幾個條件:

1.願意承諾能夠完成共同管線計畫的首長出線,並提出政策

2.獲得民眾與地方議員的支持,民眾共同承擔施工時的陣痛期

議員同意通過共同管線規劃的預算

3.良好的施工品質與督導制度

不知道自己有生之年能否看到台北市全區域完成共同管線規劃並完工...

playcheng wrote:
你講這麼多屁話

我一句就讓你閉嘴

不會一次性交給大廠去做喔

馬路亂挖又回填做不好

一次性水.電.瓦斯.排水溝
疾可療,俗難醫
如果您的新家在蓋好時
要與馬路上的污水道,瓦斯,自來水管連結時
大概就有人會來PO"我是次等公民嗎?為何我家不能開挖連結公共管道"

kuomojo wrote:
地夏各種管線 都要維...(恕刪)

是的
路平不是一整段路重鋪後不能開挖
日本的馬路也會因為維修管線之類的必需開挖補丁
但重舖過後的路面差別應該只有顏色吧
臺灣路不平不是技術跟不上,而是當官的沒有心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