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不禁2T車,又說要做6期環保??


race01 wrote:
機車~co:2g/公...(恕刪)


這個關係到燃燒效率,
汽缸有一定的完美效率,但是在小排氣量的機車上很難做到,
但是這個效率到一定的排氣量就會衰減,
所以這個只能參考。

不過,現在的問題是,汽車的人很難會塞滿四個人,
大部分人上班也只是一個人開,
所以全世界的大城市都在提倡共乘,
甚至在美國有些城市,除了入城會依汽車裡的人數加收入城費,
一個人的汽車還不給你進去呢
abcpanadol wrote:


又不是有或無的差別, 原本污染比較嚴重的先淘汰

難道騎2T車真仁義?(恕刪)

那是否先將您的汽車、機車報廢再來說呢?
你污染也挺嚴重不是
我真的看不下去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還真以為你環保救了地球呢
從今天起你什麼都別做了吧,不然什麼都是污染,違反你們環保的原則阿
我只能說"寧當真小人,勿做偽君子"


visit1992 wrote:
嗨,北極熊大!
以前2T筆戰都可以看到我們兩個的身影欸!
還有威尼斯大。

我們好像常常進垃圾桶

總之,這些問題都在於把汙染直接推給2T,
然而燃燒機油是2T的原罪,但是不代表冒煙和汙染就是2T才有的問題。

事實上一公升汽油所燒出來的二氧化碳和有毒廢氣基本上相當,
並不會因為引擎的構造而有超過20%的差異。

更甚,2T引擎所需要的潤滑機油本身就是可燃,添加在汽油裡頭的比例也不過2%-3%,
也就是一公升裏頭僅有約20cc左右的機油。
這些燃燒的機油所多餘的廢氣,恐怕比炒菜用的油煙還少。

其實很多二行程機油在改良化合物的情況下已經能達到無煙或薄煙,
(前一位版友竟然說在冬天二行程冒煙機車高達七成六,這... )
有些煙是水氣啦。

其實大家在搜尋上打上2T就能得到很多討論串了。

但是呢,如果又要把2T跟第六期環保綁在一起,
這我都不曉得怎麼說了。

如果真的真的要環保,改管就是一個問題,
最有用的觸媒都被拔掉了,那還有什麼東西可以幫忙處理那些廢棄呢?
環保裏頭最貴最有用的東西就是那根排氣管,
噴射能夠提供的就是精準地燃燒和提升燃燒率,
這點化油車其實也可以做到,但是需要仔細的調教才能稀薄燃燒。
(最簡單的檢查方式就是火星塞的顏色,大部分噴射車都會偏白,磚紅是最好的顏色,黑色代表燒不完全)

但是噴射車如果拆管子,外廠的管子不可能也沒辦法塞觸媒。
所以啦,環保的漲價不見得是漲在什麼怠速控制系統,而是塞在排氣管得觸媒越來越多。更甚,有人說馬力和省油都不如以往的化油車。

老實說你把觸媒通通拔掉,跟以往的車比起來其實不相上下呢...
(以上都是嘴砲 )

哈哈,這種文章我回的很開心
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理由,無所不用其極的抹黑
比政論嘴砲名嘴還會說
說真的
一堆被洗腦還為廠商叫好
然後真正的汙染完全視而不見
其實大部分的人都是這樣啦
不太意外,他們的認知只到有煙有汙染
其他的都環保無礙
只是很多致命的化學藥劑融於水是無色無味的
可能他們也不懂吧
無知不是錯誤,錯誤的是無知還想顛倒是非黑白
錯誤的是商人處心積誤導觀念,其中商機無限
這樣跟搞邪教有什麼不一樣?

話說我也很期待最愛威尼斯回文
我等它報廢ET8很久了
他說過有污染就要報廢,卻不敢實現諾言
看這文章就知道

又是個無知的人
只懂得怪罪機器

別以為看到的才有汙染
看不到的 更嚴重呢
還真是委屈樓主

在路上見到那些2T車時 恨不得閃得遠遠

為了大家好! 響應"台灣"禁止騎車與開車好不好?

只能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wwwww0931 wrote:
還真是委屈樓主

在路上見到那些2T車時 恨不得閃得遠遠

為了大家好! 響應"台灣"禁止騎車與開車好不好?

只能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替他們說心聲:
我們就是又愛騎、又愛污染、又愛面子
所以我自己騎就說環保
別人的車子理當都是污染
捷運?那種人擠人公共系統我才不屑搭呢
騎車排放廢氣到處跑有什麼不好
啊!我的車沒污染,所以到處跑很環保
反倒路上有些2T車真噁心,這種爛車還敢跟我的4T無污染新科技比
騎這種車沒資格跟我們4T車在同條路上跑
快去網路上發篇文章砲他們,讓他們消失
至於什麼六輕石化重污染?那是什麼?我只知道台灣的空氣汙染都是2T害的
因為我只看過2T噴煙
工廠噴煙啊?那個煙囪會噴煙是正常的吧,有什麼好大驚小怪?

再次呼籲
最愛威尼斯拿出你男人的証明
速速實現自己的諾言,有污染就該報廢
將你家的ET8、汽車拿去填海
毋需再污染地球,危害我們後代
要從汽機車下手環保很簡單,燃料稅隨油徵收就好了,10台2T車的汙染也抵不過一台汽車
挖~則麼又會在炒這個話題呢,等一下威尼斯老大又要來贊聲,又有戲看了
我覺得所謂的幾期環保只不過是政府幫機車產業打入外國市場的旗幟而已

除了這個還有什麼能拿出來跟別人比較的?售價嗎...


搞的車子的原始性能封印再封印

堵著屁股說我不會放屁嗎= =


xravens wrote:
並沒有矛盾...你可...(恕刪)


你講反了 在這邊要用"清朝的劍斬明朝的官"

清朝的劍是"第六期標準" 明朝的官是2T車

DT200WR wrote:
我覺得所謂的幾期環保...(恕刪)


就以現在的小羊來說...
呃,你說悻能嗎?
還是笑果?

小綿羊來說,我覺得去養什麼封印什麼我都覺得沒必要,
坊間什麼打開封印,最多也是+0.5hp
而且這個馬力是要拖到8000+以上才會出來,
充其量就是改珠子和改直通而已。

台灣能打入國外市場,第一個是仰賴台灣從40年代開始進口、代理各項從英國來的機械腳踏車的受理,直到日本機械腳踏車在40年後大量進入,並和本田談妥代工等等事項。

老實說,在國外台灣車也是以低價為主打。
市場在這裡就是個很重要的概念,
例如在歐洲大受歡迎的16吋輪大腳羊,在台灣就整個"無法"
更有趣的就是台灣鵝逆向輸出到日本,這算是種台灣精神反撲。

我覺得台灣的東西很難"低價"又大碗。
第一個是卡研發、第二是個勞力。

很多重型機車的技術和研發都是基礎,如本田在MotoGP上的努力大家是有目共睹,
尤其是V-tec技術,從Civic和CB系列上都能夠看見。

台灣現在還缺乏製造大型重機的能力,常常被很多人說台灣沒有製造大型機車的能力。
其實不是沒有,是缺乏市場。

就算有能力,評估投資效益,我也覺得台灣的機車製造商也會投入小羊,
而非賭在大羊上。

相對的,國外對於大型機車有另外一種文化,在美國,美式機車代表小孩的成長一樣。
和台灣的文化略有不同。好比義大利的偉士牌和英倫Mod,使得機車在這些國家有不同的意義。

更甚,在國外不乏賽車場和競技場地,改裝廠在國外更盛行。

台灣因為地形和都市的關係,這類的資源都相對的缺乏,
所以,硬是要用車價、配備來和國外相比,
我覺得都不合適,也不適合。
更不用說把日本售價除以十,再用加油站工讀生的薪水佐證,
就覺得台灣車廠都該死,出價太貴,新車貴鬆鬆之類的。

我身邊的朋友說這些話,手裡看的型錄不是超五、不然就是新天鵝,
跟他推V2和新高手,他們都說太俗不好看,看起來不會跑...
10P和13P是差多少...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