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k Floyd wrote:台灣速克達技術也是二十年前日本車廠技術授權下代工生產的技術!台灣車廠有投入多少人力物力在開發研究?!有累積多少引擎/車架的設計及開發技術?!專利?!know-how?!能作的大概是換換貼紙和外殼,改改螺絲鎖點,引擎部份不動還好,越動越爛...以前豪邁之類的,還沿用日本原設計,耐用,問題少!等技術支援斷了,後面的車問題只有越來越多!這樣叫技術已經很熟練了???你是車廠指噱錢敲盤的的技術嗎???) 挑戰在,我就在!廣告的技術熟練了!
19820909 wrote:大陸的車廠早在我們重機還沒開放時,就能製造400,750cc的重車了喔!(恕刪) 你在說長江750嗎?長江750是中國以M-72為技術基礎,研製出軍用型長江750.而前蘇聯的M-72是仿照 納粹德軍的軍用三輪摩托車 (1940-BMW R71 SIDECAR)現在長江750身價暴漲(因BMW R75 R71奇貨可數)收藏家均將目光鎖定長江750.原本是論斤兩賣的廢鐵也變黃金呀.中國大陸~台灣~日本~都有收藏
Peter_Pan_A wrote:所以日本的速可達都沒有像台灣這樣用鐵架的喔(恕刪) 錯~大部分的日製速克達還是以高張力鋼管為主(有彈性),影片這台本田版的"MIO"銷售對像是女性客層為主,主張車身輕巧的都市買菜車.而且 這台車的鋁制骨架製程並非與仿賽的大骨鋁車架一樣是低溫高壓鍛造,應該是一般澆鑄成型.反正撞到就知道啦~~車架斷裂換車比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