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新 Racing 150 馬力有15P 所以跟180一樣是水冷引擎嗎?


pctimer wrote:
光陽有你這麼忠實的支...(恕刪)

還好啦~
只是看不慣有些人總是帶著有色眼鏡看光陽
說話總是兩套標準
一堆隨便回文的

如果車價不變

搞個水冷那或許才叫牛肉

搞個水冷,車價再度上漲

造成變相漲價罷了(跟改噴射是一樣的手法~但也許是為了環保)!

150不夠快~在搞個180

看會不會交通事故一堆吧!

會買到150~180不是買來胚的誰相信?

至少我這邊的少年雞是這樣~

真正該檢討的是消費者

一台100賣到快七萬,125就不用說了

結果引擎技術有好到哪裡去嗎??沒有

CC數提升再提升~這哪家車廠不會?

坊間都會改了吧!!

台灣這麼多人喜歡當盤子

難怪車廠不會進步

搞些有噱頭的東西就能多賣個幾千塊~甚至幾萬塊

一堆人照樣買單(當然有些也是被強迫的)

不要忘了小排量的速克達本質
有沒有水冷有差嗎??

重點是傳動吧!!!

一熱起來傳動就會熱衰褪

微波台 wrote:
15P是參考另一篇文...(恕刪)



你說錯了

水冷車問題更多了

很多小問題都要自己動手解決

sbearboy wrote:
有沒有水冷有差嗎??...(恕刪)


沒錯 引擎還沒熱衰竭 傳動已經先衰退給你看了 <<謎之聲:傳動也來水冷好了哈哈

話說台灣有路讓你120KM/H 跑30分鐘嗎 沒有吧
就算有的話 人也會受不了 所以水冷和氣冷
想方便不想一天到晚都在保養車子就選氣冷
想天天保養車子時間多多的人就選水冷
沒有哪個好哪個差
只有 對的人 對的車 對的路 對的時間 對的右手@@

kimihayate wrote:
沒錯 引擎還沒熱衰...(恕刪)

不同意
水冷氣冷都是車使用起來有差嗎??

哪有常修車或是哪種不適合其長途之說.......
公堂之上不得提老木!!!
車商的馬力看看就好,天知是軸輸出還是輪輸出

號稱馬力破百的四輪真的去拉馬力可能只有沒70p = =

當然快樂錶也是笑笑就好XD
我想~大家都很希望180能在10萬以內
但有很多很多原因,能否接受就看個人了
唯一不變的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開"公司"的誰想虧本?

開"公司"就是要賺錢
車廠考輛的和車友所想的不完全一樣
車友所想過所想要的,車廠研發部絕對都想過,且內容更為豐富
但礙於銷售考量及成本開銷,針對的族群皆為一般民眾
不會為咱們小小愛車的族群特別開發...
很簡單的理由--->車友心目中的車款
在台灣能賣幾台?從市調到量產後會買的又有幾個人?
目前全台有車籍資料的機車車輛數約在1千4百萬輛左右
愛玩車的比例佔市場比例又是多少? 這個問題不彷思考一下

在台灣,150cc以上機車已屬冷門車系
廣大市場仍是以100,125居多
當然業者與業者之間的對戰也是不定時在發生著

以前自己也不認同噴射機車1台要7萬8萬
但超5-150一台7萬直逼八萬,也是敗了
因為認同了現況 Orz 現況就是這樣
我也不再煩惱為何不為何了,呵呵
給大家參考

以上為某車友的論點跟我自己的現況...
可以推就推,不可以推就閃,閃不過就躲,躲不過就拖,好過背黑鍋。

bubble-wjl wrote:
同樣引擎與機件的條件下來比較,氣冷與水冷的熱效率最大差別應該是熱衰竭這部份,以相同全馬力長時間運轉,假設水冷以極速120k/h運轉,持續30分鐘後或許還有110k/h極速,但氣冷以極速120k/h運轉下,持續30分鐘後,極速或許不及90k/h,甚至於有縮缸的風險..(恕刪)

沒錯!這是重點,
差不多15年前我唸大學時,從台中騎我的追風到台北去,
那時測速還很少,省道上大都在錶速100以上(那時車車極速大概是140),騎到後來引擎過熱,
連100都騎不到,油門摧到底只有8、90而已,
讓車子休息冷卻後,又是一尾活龍了。

我只會RV wrote:
pgo出125水冷 大家叫好 說有端出牛肉
K出水冷180 是瘋子車廠 ...(恕刪)

話說我個人覺得125做水冷幹嘛...

應該說只要是定位在代步的車款應該都沒有必要做水冷吧?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