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D wrote:才多25cc 動力也...(恕刪) ~50以下 60051~125 900126~150 1200這是燃料稅,兩年繳一次多300真的是不多啦 牌照稅的話,150以下都是免,151~250一年1650不過我的感覺不大一樣,多這25cc,爬山就差很多了...我前後兩台K牌125跟S牌150相比,有明顯提升喔
shouea wrote:不過我的感覺不大一樣,多這25cc,爬山就差很多了...我前後兩台K牌125跟S牌150相比,有明顯提升喔 除了CC數之外汽缸的設計傳動的比重也很重要以相同CC數的汽缸來說:衝程較長、扭力較高、最高扭力出現的轉速也較低好處是低速扭力盡出、對於爬坡有顯著的優異表現但缺點就是轉速比較低、不利於達成高尾速的需求而衝程較短者、相對缸徑較大好處是可以拉高轉速、最大扭力輸出轉速較高缺點是低速扭力不足、而且需要靠拉高轉速來輸出提升扭力因此相對的比較耗油、而且爬坡比較無力.....而氣門的設計也有差:一般雙氣門設計、低速扭力比較充沛但不利於高轉速的輸出反之四氣門的引擎低速扭力差但有助於高轉速的輸出因此許多的汽車跟國外的重型機車都發展出可變氣門設計低速時以兩氣門運作、以提升低速扭力高速時自動切換到四氣門運作、以增強高速的輸出例如HONDA的i-VTEC可變氣門引擎技術就是一例囉以上單指汽缸跟氣門的特性整車的動力還包括傳動的輸出與齒輪比等等搭配引擎特性設定得當有相輔相成的作用、反之則是反效果.....有興趣在另外跟大家探討之先給大家參考!如果有用、不嗇給點分數吧^^
VTEC的作動原理也不是什麼大新聞,網路上還不少說。兩輪VTEC很單純。電腦設定某一轉速VTEC開啟,在此轉速之前VTEC關閉,此時進排氣門各關閉一個,從四汽門變成兩汽門。轉速達到VTEC開啟臨界值,原本關閉之進排氣門開啟,從兩汽門變成四氣門。四輪VTEC改變的不是汽門數,而是改變汽門正時、進排氣重疊角以及氣門開關的揚程深度。i-VTEC則是VTEC加上VTC達成連續可變,並加入可變進氣歧管,經濟效能較VTEC佳。
我也是騎RV不過是RV150DX....四年老車奇奇怪怪的狀況不斷不過卻是好車一部!!我就以我自身的經驗及奇摩家族的RV開山始祖家族裡的眾多車主的經驗來為你解說一下吧!!汽油幫浦掛點......(更新即可)後煞車制動力不良+異音......(換B牌對二改善)整流器常掛點.....(久了就習慣當他是消耗品了)前叉異音....(換油,灌多一點,原廠值約90C.C.±1C.C.,我建議是95~100C.C.)原廠後避震器軟弱無力.......(來吧!!OHLINS跟MSP跟你招手呢!!)衝缸頭.....(這個是重點項目!!如果有異常水溫上升及水箱水消耗異常快速,尾速出不來的時候請盡速到技術良好的車行檢查)電系品質不良........(這我也看了很多了,甚至有人差點火燒車,請行車前檢查各部分登是否正常動作?)發電機掛點.....(說實在的,這個零件很多車行會從這裡下手坑你們,RV為三相發電,通常整流器接發電機的插頭用三用電表就可以測試是否正常?不過黑心車行卻不管你這麼多....)大概就是這些....各位可以到http://tw.club.yahoo.com/clubs/JOYRIDE-RV150/看看,這裡有許多的珍貴知識...不過進去前請爬文喔~~~
關於多25cc動力有沒有多很多..KenKuo大大己經提出他的見解跟我的看法是相同的同樣的.各家車廠 (不論4輪或2輪) 在引擎的調校跟傳動的搭配上都會各有不同..即使同樣是125cc的機車..光陽 三陽 山葉 台鈴 或是 PGO做出來的效果都會不同...甚至同家廠商不同的125車款的訴求不同配出來的傳動也會呈現不同的效果 (重起步 重加速 重尾速 重油耗 重爬坡....都不同)這種例子實在太多了...三灌王家族跟奔騰家族...馬車家族跟光字輩跟白鳥家族4輪也是一樣...同樣2.4升的車子 用SUV來表現跟 驕跑車來表現 (純比較排氣量 不討論引擎型式)表現出來的動力取向就不見得相同 (或是根本就不同..)所以我認為.多25cc 根本就多不了多少動力..反而對125的引擎做最佳化調校反而有可能發揮出比150更大的動力表現我原廠傳狼最佳化電掉奔騰G3小改.從起步電到極速你信不信? 油耗更電掉一堆50cc 可以跑出一公升55公里以上的最佳油耗...平時亂騎雙載還能跑出一公升40公里...(最佳油耗可以跟金旺90尬一下了)反觀我同學的可憐高手125 被人家小100(4T)從頭電到尾...多25cc真的有差多少動力?怎麼調校.比差的那點cc數更重要..反之..同樣做到最佳化調校的150 跟125,150還是會小勝 (假設傳動配置相同)但有多少人會花心思去做最佳化? 都嘛先改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