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

請問這樣的油電混合機車,性能數據如下,一台賣九萬(含政府補助一萬就變八萬)的話,大家會有興趣嗎? [更新: 大家請看規格仔細一點] 4/2更新

scrood wrote:
修理沒問題, 我們不會打自主品牌的, 會是以大廠牌的方式面市的,



神戶大~~~版主說的...先幫他po起來

不知道會有啥特別的跑出來...期待

虎濫就拿這條鞭他...鞭到他不敢上來
買了頻果才知道3c的樂趣
樓主得慶幸自己不是Marketing的人...單單寫油電混合,小弟第一眼的想法是一開始以電力為主,在電力消耗至一定時啟動Hybrid降低油耗,在電力完全消耗完之後停止馬達動力輸出,單純以引擎運轉,完全不會想到跟Prius是一樣的設計,不過看了樓主後來附註的解釋,即使扣掉plug-in,還是異於Prius的設計,樓主一定知道馬達跟引擎兩種動力優勢在哪,用里程數來區分何時啟動Hybrid,何時單電力輸出,這是有點浪費雙動力可以互補不同速域帶的優勢了,還是建議樓主產品上市的文宣需要多費心,甚至需要多開活動來讓普羅大眾了解該產品的設計及優勢,也不用說站上年輕人都誤會了,連小弟學機電還寫過Prius設計分析都沒辦法理解樓主想表達的意思了,遑論一般民眾,如果沒辦法讓民眾了解其中設計,民眾只會認為這台車很省油,可是用新技術,壞了車行不會修,修起來會貴到要人命,加上車行三兩句話,恐怕Hybrid機車的未來就會相當坎坷了
希望到時候有測試車出來可以到106乙試試車啊~小弟會親身驗證性能是否會跟G-MAX200差不多的
scrood wrote:
因為125cc的市場最大, 一年八十萬輛,
只要拿到1% market share我就能活了
250cc可以用同一款馬達
但是要多power split gear box
不會是第一代的產品
您肯出15萬我真是太感動了



因為我要換車了...預計明年到後年...一定換

您所po上的帳面資料我是很心動...說真的
==================
不要以為我車舊了.我車才買11個月...

動力.扭力...我真的很失望.但是懸吊.大燈.外型.傾角我很滿意

車種是新勁戰...(同款車車主勿鞭阿)

好好搞吧...台灣要搞是搞的起來的

您能滿足板上魔人的條件.在市場上就可以說已經有一席之地了

提醒您.重機開放後.125已經被很多人列為代步車了

加油吧....有消息通大家....祝您鴻圖大展
買了頻果才知道3c的樂趣
這樣車子體積不會很大嗎?馬達馬力強是一定沒問題的但是重點是電池很貴,要可以瞬間釋放超大電流的電池不便宜也不小喔~~
crush139 wrote:
這樣車子體積不會很大...(恕刪)

我在大陸看到的電動腳踏車都不大
大概三四顆機車電池裝在斜板那邊串在一起
速度還很快...@@
請勿購買韓國品牌,買伊索比亞的產品人家還會和您說謝謝,買韓國產品他們只會笑你笨再桶你一刀
1.125cc引擎發電機 但是不直接驅動後輪 五期噴射供油
這點可能不會影響

2.後輪驅動15匹馬力,無刷直流馬達
比一般125CC的速克達 大多了..

3.極速100 km/h
以GPS來測 100KM嗎? 這點倒是挺吸引我的

4.加速 0-100km/h 9.9秒
以台灣人的改裝實力.. 相信可以縮點這個數字= ="

5.電池 120V, 0.67kWh
SOR.. 小弟不懂電

6.油耗 60km/liter
深深吸引我 .. 我大概要兩個禮拜才需要加一次油

7.爬坡能力 30度
我對角度沒有很深的認知= = 但是 汽油引擎載重爬坡 雙載相信可以.. 有其他行李就不一定了

8.有煞車動能回充裝置
同上.. 我不懂他是啥 是類似騎車電能回充之類的東西嗎?

9.無傳動系統 無怠速運轉 引擎發動與否通通由電腦控制
這個壞了可不便宜....

10.全電力行駛能力 15km, 也就是說如果有充飽電的話 15km內免吃油, 15km後就變成hybrid模式會發動引擎
15KM嘛? 夠我從三重->新店了 但是只夠去 不夠回 !

11.可選擇充電或不充電, 充電者有15km內免吃油, 不充電就是一輛比較省油的機車
這是通勤族的一大福音 但是只有125CC 為何不做更大CC數? 可是做了相信賣價也不斐


現在年輕人買車 普遍都選擇 快/型 買了之後才再抱怨油耗 甚至有些不會去理會油耗 純屬爽就好
而且!重點來了 8萬? .. 性能相近 我可能會選G-MAX200 除非他外觀比他還正
還有售後服務 料要等多久 等等都是主要原因,雖然我是新勁戰車主 但是我不喜歡去YSP.. 講話很嗆
主要還是以 維修方便為主!
我有興趣買
不過腳踏處希望可以平整處理
很多上一代的人
都很在乎這個
大家騎車"一定"都會在前面放到東西....
這是速克達的重點啊~~
不歸路也得停、看、聽 wrote:
我有興趣買
不過腳踏處希望可以平整處理
很多上一代的人
都很在乎這個
大家騎車"一定"都會在前面放到東西....
這是速克達的重點啊~~



這點很好克服的

有錢的裝後箱.像我在存錢的就直接上無痕掛勾*2

勾上去還滿牢靠的.拿下來也方便.人離開還可以吧勾勾拿掉

要不馬車也有做鐵架.自己爬圖吧.滿方便的

通勤當然以方便為主.那種車不拿來機旅.熱血一番太浪費啦

馬力大,扭力強.....不做250真可惜
買了頻果才知道3c的樂趣
個人認為年輕人不應該是你們首要考慮的市場,君不見光是化油走進噴射時代就一堆人在哎哎叫了,以改裝的角度來看,似乎無法以傳統的手段增加車子的動力。當然,除非你們有自信產品本身威到不行,威到絕大多數的人都認為夠用了(以125cc的車身追上250的動力),那麼絕對會在年輕人市場有一席之地。不然個人認為乾脆放顆50cc的引擎(更省油),動力和一般125可以批敵,售價再少個兩萬,主打一般通勤族群即可。
有阿!有閒錢和嘗鮮的小眾~
因為競爭優勢並不明顯~

怎說?民眾買車不過就是以以整個年度它的作息使用頻率來看,做購買!
有使用便利度,維修,和經濟考量!

有阿!有看到規格了!只有平地加速可以小贏部份125,
爬坡會降速這邊沒提出超過30度坡是降的更兇還是一樣微幅優勢在跑
也是要實車影片給人觀賞後才能說!

其實你要想同樣機車人家5萬賣到7萬都在賣了,差在那?
品質的精緻度和市廠口碑,它才能循環開發!在來售後若是設計出包處
只有一定招回處理做法!

若和你合作的廠商大家把價錢拉這摸高!賺消費者8萬,政府1萬,共9萬
要想的是上面人家做好的基礎流程能實踐到那?

畢竟,電的部份是創新,可以跑15km,但它還是輔助,油還是免不了!很多人台北一天出發20km
做事來回40km吧!你要人家行程中不注意交通,心中的事!每趟去注意車子的變化!那是不可能的!
台南高雄地更大,跑超過這距離常有的事~

所以我認為單次電力供應應該是以50km~80為最佳!
只有15km??對不起,我會買台電動腳踏車來玩玩配合機車轎車!

這樣說啦!toyota那台也是在北美賣出130萬台的好成績,但其它國家勒?請看售價吧!
在來日本往後兩三年要做的車都油耗要往20~30km/1L,請問,這台車的市場又在哪勒?
不是過渡期的玩具是捨摸?

北美人買是因為賣它們沒其它車貴又省油,同級品質也勝!就這樣摟!
台灣小眾買是因為多花這幾十萬要個好心情,反正品質也不賴!還有它是大廠不怕它跑~


你們是玩陌生開發,若用上面的例子和自己的定位很清楚的是落點在六萬多~7萬出入袋
才是銷量優勢,只是整體品質是決定口碑的關鍵!報價九萬就看是利潤導向還是實力導向摟!














  • 4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