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常看台灣機車的銷售量,最大宗的CC數是125CC,其次是150CC175CC~249CC的銷售量就奇差無比,商人又不是佛心事業,哪邊市場獲利最大產品開發當然就會往最有利的商品賣,這就是台灣市場的趨向
我沒記錯的話~ 當年KYMCO EGO250車價不到9萬元,水冷249cc排氣量, 18.5匹馬力,車重158公斤可惜是化油器,如果改成噴射供油,符合台灣七期環保法規車價在10萬內,我認為還是會賣的不錯~
jerryang wrote:我沒記錯的話~ 當年KYMCO...(恕刪) EGO250我記得當年有同學家裡有一台借來騎發現速度真的超讚的呀~~~可惜的地方是車廂很小還有沒有腳踏板其實我覺得RCK180就很讚了人家說引擎改61 63 RCK都幫你改好了而且又有前雙碟和倒叉真的是好車一台
現在運動風氣盛,6~80歲都身強體健,而且戰後嬰兒潮開始退休,50歲左右早退族也不少。適合生活的好產品,價值合理,買都不是問題。這個市場在台灣真的很大,甚至年輕的也會買單。250cc,單日150km,對50歲以上會很輕鬆。年輕的天天150km,也會更輕鬆。台灣太小,一直環島也玩不到什麼,蜻蜓點水的走馬看花,老是走觀光客的點,還有汽車能到的點。高速公路能看那種風景?機車就不同了?看到好風景,好吃好玩,產業道路,田間小路,魚塭小路,都能視狀況騎行。開車看到風景好的路,路小不能停,後面有車不能10~20km慢行欣賞,在車內風景大打折扣。台灣可以很好玩,好玩的地方都在小巷裏、汽車到不了的地方、汽車不好停的地方。5~10天玩1個縣,很多縣10天還不夠玩。台灣地小人稠,開車,停車麻煩耗時,需要更大專注力卻消耗更多體力,騎機車輕鬆多了。250雙載的白牌輕量速可達,大置物箱,大平台,可以用更低轉速爬山,更加的輕鬆。250雙載長座墊檔車加半油冷(或加大機油量~成本低毛病少),低轉高扭,市場大洗牌。水冷有時墊片瑕疵,或壽命?水溫較低造成汽缸的溫差大?久了可能有點頭痛?半油冷,只機油降溫問題少?或是加大機油量?
yangbean wrote:ego 250應該是歷年來最符合這需求的車型,可惜早已停產 (Dink250不算,明顯比ego大一號(恕刪) Leonyang1603 wrote:ego250那台車除了動力重量之外不就是台150的車了嗎?(恕刪) 是呀!EGO真的符合,只差置物箱再大些,做成平台。生不逢時的車,要是現在出,外型再優化,肯定是大賣。加強中低速爬山輕鬆,限轉7500~8000溫度較低,半油冷成本低(只冷卻機油,並增加機油量),(水冷重量多,零件多,壽命有限,保養較麻煩);剛性夠,重量越輕越好騎。這樣150~350cc速可達,與250以下的白牌街車,的市場會被搶吧!250的街車也是來搶250速克達的市場...Suzuki gixxer250,油冷冷卻溫差小,不會沖汽缸墊片,$158000,外型好。連結1 連結2 連結3
STR銷量好:大置物箱,後双避震,車輕如果是白牌更好,更方便如果有STR150,只有汽缸是150,其他都一樣,預留改278缸的空間,那STR150應該好賣吧。2022年10月:銷售量KRV...............1970joymax.............9811月:銷售量STR.................217TIGRA_251.......90KRV...............1564joymax.............6412月:銷售量STR.................151TIGRA_251.......79KRV...............1222joymax.............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