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iIJoE wrote:不過我後來也有發現,會漲價除了車廠說的符合更嚴苛的環保法規所以成本變高外,其實也有品牌的配備也是有越來越好,像是SYM至少有研發出三零科技,還申請不少專利或者Kymco的racing至少首創鋁合金車架增加剛性跟操控,這樣漲價至少還合理一點,畢竟要發展出新的引擎或技術一定有投入不少研發成本跟人力 當然合理,要不然廠商不會有合理的利潤125有高級款跟基本款的基本款125扣掉補助後還是有五萬多元的
GIiIJoE wrote:最近看到某牌125改(恕刪) 你錯了第一代勁戰才58000上下同年代水冷大概7萬多 Yamaha 125液晶馬車8萬多 雖然更早以前馬車一開始68000的樣子所以買水冷150經過這15-16年價差反而沒大那麼多白牌車氣冷真的漲的有夠多。先不管配備怎樣 簡直快翻倍賣
Lucky John wrote:機車不就最普通的代步交通工具我要那麼多專利高檔零件做什麼,又沒有汽車遮風擋雨也沒有安全上的保護更不是精品,賣那麼貴實在不合理。 所以我只會選入門車款有人會說10吋胎早跟不上時代了...10吋胎,價格便宜用指針類比錶沒有偏光片,沒有液晶錶偏光片年久老化問題傳統鹵素大燈便宜...燒掉一個100多元,LED不是幾百元買的到機車對我就只是代步用,用10吋胎,用指針錶,用傳統鹵素大燈我不會在意125cc的動力就這樣,他定位就代步通勤用,總不會說上下班來回10km內要我開一台3000cc的汽車要快的話,直接買黃牌更快,又有路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