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車有平衡軸為什麼還是震?
我之前在大陸玩車比較瘋,所以以那時候玩的車做案例,也符合樓主要的cc數範圍。
震動最小的是豪爵鈴木出的EN3 125,原機型鈴木GS系,台灣有上市,鈴木 戰馬150
豪爵在原機型上改上6檔跟平衡軸,對比震動降低至少有60%,動力也跟著降低40%,
尤其低轉速很難加速,感覺車子很拖,但上了5000轉就好(原機設計高轉速)。
但對震動控制非常優異,幾乎感受不到,跟四缸有的比,那時川崎 99年zrx400
震動反而比它大,就能體現出它震動有多小。
對比濠江烈獸125,用天釔引擎(有某哈廠喜歡用這家引擎,特征是震動 發熱大),
仿CB機型,改上平衡軸,實際騎行,感覺動力比原CB機大,
齒比上有不同,這不討論,震動反而比原CB機大。
上述兩款引擎都有良好上輩(GS機跟CB機),也同樣有平衡軸設計,只是差在後期廠商
重新設計生產,為什麼騎行感受相差這麼大?答案不言而喻啊,
套句大陸名言,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侖蘇,
大廠設計功力強啊,不是出來拉低塞的。
另外引擎只是引擎,減震可以從其他地方改進。
以150這級別來說,出力不大但要保持原馬力又要要求減震,
可以考慮引擎擺置方式,最好角度就是cub 金旺這種車型 引擎擺置方式。
二行程比四行程感覺振動小,在於二行程只有2段行程做工,導致震動點密集,反而感受不到。
其實二行程也是很震的,我操作三菱TB43割草機(二行程43cc)一小時以上,
手就會開始變麻,若有人說跟車子不同,但內燃機就是內燃機,結構都相同,
我還有丸山 施肥機/噴霧機/溝切機,都是二行程,感受都是相同。
tailor.tw wrote:---->我也同感
平衡軸會使功率變小,原理就是跟曲軸反向做工,導致曲軸震動變小。---->了解
有的車有平衡軸為什麼還是震?
我之前在大陸玩車比較瘋,所以以那時候玩的車做案例,也符合樓主要的cc數範圍。
震動最小的是豪爵鈴木出的EN3 125,原機型鈴木GS系,台灣有上市,鈴木 戰馬150---->我買過GS-150R我是覺得非常震 .震到有點恐懼騎它 太不舒適但因為已經買了就假裝很好騎.實際上真的很排斥--->年輕時不懂 一買來就改了輪胎(原120/70/70) 130/70/17但不知道他有沒有平衡軸.只知道雖然是六速但車子又震尾速又慢連運動狼都很難追.到現在還是想是不是改輪胎後變慢
豪爵在原機型上改上6檔跟平衡軸,對比震動降低至少有60%,動力也跟著降低40%,
尤其低轉速很難加速,感覺車子很拖,但上了5000轉就好(原機設計高轉速)。
但對震動控制非常優異,幾乎感受不到,跟四缸有的比,那時川崎 99年zrx400
震動反而比它大,就能體現出它震動有多小。----->意味著加上平衡軸雖然降震但加速反而受影響變慢
對比濠江烈獸125,用天釔引擎(有某哈廠喜歡用這家引擎,特征是震動 發熱大),
仿CB機型,改上平衡軸,實際騎行,感覺動力比原CB機大,
齒比上有不同,這不討論,震動反而比原CB機大。---->CB是指CBX商用引擎還是CBR街車引擎--->意味著齒比的編排也影響配重,既實有平衡軸也因為齒比關係造成震動加大是嗎
上述兩款引擎都有良好上輩(GS機跟CB機),也同樣有平衡軸設計,只是差在後期廠商
重新設計生產,為什麼騎行感受相差這麼大?答案不言而喻啊,
套句大陸名言,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侖蘇,
大廠設計功力強啊,不是出來拉低塞的。
另外引擎只是引擎,減震可以從其他地方改進。
以150這級別來說,出力不大但要保持原馬力又要要求減震,
可以考慮引擎擺置方式,最好角度就是cub 金旺這種車型 引擎擺置方式。--------->騎過美力80 美的90 我的感受是 這種車不適合我.原因是1 太挺了(對於我騎都座後座,看起來很滑稽,可能與我身高有關係) 2.速度快時也很震3.沒辦法騎的跟街車檔車一樣快(含加速及尾速),金旺及CUB 沒騎過 也許它比較不震 ,它的擺置方式是跟msx 125 一樣嗎是水平嗎
二行程比四行程感覺振動小,在於二行程只有2段行程做工,導致震動點密集,反而感受不到。
其實二行程也是很震的,我操作三菱TB43割草機(二行程43cc)一小時以上,
手就會開始變麻,若有人說跟車子不同,但內燃機就是內燃機,結構都相同,
我還有丸山 施肥機/噴霧機/溝切機,都是二行程,感受都是相同。
感謝大大分享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