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改卡鉗的目的? 摩擦力的認知

小阿強 wrote:
喜歡玩車的朋友們,很...(恕刪)

剎車最終決定點還是輪胎
卡鉗抓住輪框輪胎沒抓住還沒沒用......
然後沒人提到動了卡鉗通常都要動總汞,不然換得個不線性的剎車那更危險....
改制動不是只有換顆好鮑魚就好......

我覺得最大問題是很多人根本搞不清楚剎車裝置
用上最大跌盤輻射對向卡鉗用19mm總汞
結果換來個超級難用的剎車.....
因為一點都不線姓

基本上來說一顆對四用14mm是最剛好的(有公式可以算推進比)
兩顆對四就可以用到17mm
19mm總汞是用在兩顆對向四活塞輻射卡鉗


確一堆人改了浮動碟盤、單對四輻射卡鉗,然後陪原廠小小的側推總汞.....油管還用塑膠的.....


改裝零件不是改上去就好,一些基本原理常識還是要知道.......
不然越改越危險!!
------------------------------------------------------------
此外輻射卡鉗通常設計給有輻射前差固定點車款用的
而這種車通常是用倒立式前差
那普通沒輻射支點設計的正插車裝福卡是幹嗎?又沒效果......

然後我想應該沒幾個人知道幹嘛會有倒立式前差
大多人會說倒立前差行程短,但真的嗎?

真正比賽車懸吊是很軟又迅速的,一點都不死硬,行程一點都不短(還頗長.....)
倒立式前差是從越野車來的,龍頭剛性較一致;後來被用在on-road賽車上面
是要追求前總重煞下的剛性,前懸吊不會扭曲,更行程並沒甚麼關係....
而固定點採用放射結構也是確保剎車時前總穩定性與路感


又回到原來的問題了那幹嘛要裝輻射卡鉗?
幹嘛改剎車有答案了嗎?
制動的最終是在輪胎,這樣改裝方向有答案了嗎?

1.倒立前差不是為了短行程
2.賽車懸吊總一點都不死硬
3.輻射卡鉗要裝到有放射支點設計才有效果
4.東西並不是裝上就好,是需要適當搭配與校調


這上面四點是大家最容易誤會的!!
What we see or seem is but a dream within a dream
一般125原廠剎車的力道可以鎖死原廠胎,但通常要鎖死熱融胎有難度。
而且原廠配的小小卡鉗,只要80km降到40km重煞三次以內就過熱了。
這速域是通勤最常用的,過熱後剎車性能大幅降低。
但改裝一般對四只要來令不是太差,都不會那麼容易過熱。
而且附帶的是更省力輕鬆停下,更好的手感。
(不用原廠死命的掐到底才能快速煞停)

這是除了會不會鎖死以外另一個值得改裝加大卡鉗的因素,
尤其車主重量80kg以上的。剎車夠不夠用感覺會更明顯....

講這麼多
自己去改看看就知道有甚麼差異
如果你認為改卡鉗是為了把輪胎鎖死好停下車
幾個建議給你

1.我改過而且改了6年以上了,幾本上要鎖死還真的有點困難
2.先去學會騎車再來談改卡鉗
我一開始騎車時候跟樓主想法一模一樣
但是某次因緣際會下改了卡鉗....我才知道到底為什麼那麼多人想要改這東西
原廠給的煞車算夠用,但是相對於改裝的卡鉗只能給"1 4 7 9 鎖死"這些力道,改裝相對於原廠就可能是" 1 2 3 4 5 6 7 8 9 鎖死",好的卡鉗對於駕駛來說可以提供更多的煞車力道。

小阿強 wrote:
喜歡玩車的朋友們,很...(恕刪)


一般汽車方向盤從最左打到最右可以打三圈, 360*3 = 1080度
F1 方向盤從最左打到最右只有 270度.

你去想想看為什麼, 就知道為什麼車手(或飆仔)需要改卡鉗了...

哀...你這麼說就錯了
你只考慮到 自己不超速而已...
道路上只有你在騎而已嗎???
不會有三寶突然衝出的突發狀況嗎?
守規矩好了 時速60KM限速行駛 一輛自小客車右前方突然串出
一、煞車下來,罵他乾XX
二、 直接罵完乾XX,然後撞上

你選哪一個??


是我一定選一

kai0422w wrote:
說到底還是騎車的人最...(恕刪)
要改卡鉗,請先換抓地好的輪胎! 如果最直接接觸地面的抓地都不好,什麼都不用說了! 還談什麼卡鉗
鎖死不鎖死, 我想這要看個人點煞車的方式, 以及改什麼樣的卡鉗配多大的碟盤這些都會有所差異!
並非每個改卡鉗就是會鎖死~~ 說實在要按到輪胎鎖死真的是有一點難度~~
自己本身也有改~改了就慢慢去習慣線性, 調整按壓煞車的力道, 不能再用原廠卡鉗按壓的那種力道.


zsuper0405 wrote:
講這麼多自己去改看看...(恕刪)


整個就很班門弄斧阿...

而且把高一的物理(還是國三的?)超級無敵基礎的理論拿來頗析煞車這門學問,

本質是沒錯啦,不過漏了一堆變因看了就引人發笑,

先學會騎車再來談改車+1...

看他頭像應該是G5還是G6吧,

可能覺得外型有型多幾顆台到不行的LED就自以為神車了,

難怪台廠萬年改改貼紙、車殼、引擎車架萬年沿用照樣大賣。
小阿強 wrote:
喜歡玩車的朋友們,很...(恕刪)


亂入一下 煞車牽涉的範圍很廣 影響條件眾多 一下也講不完 不過煞車不要亂改這個大方向是正確的
我的馬車也去改了對四 不過推進比一模一樣 但是煞車效能卻有顯著的提昇 因為原廠單二卡鉗雖然是nissin的 真正用起來還是多少有形變跟偏磨耗的問題 倒致煞車力不線性或行程過長 我有在沒跑空氣的情況下可以把拉桿拉到底過 這在一般市區沒有問題但是跑起山來就會特別嚴重 這在對向卡鉗上幾乎都不會出現 當然輻射卡鉗又可以把偏磨耗做更有效的抑制 但是還加個轉接座就徹底沒效了
另外改大卡鉗 甚至是雙碟對六 對八都有了 真正的用途是增加來令片的面積 因為就算是單活塞 只要把主缸縮小也可以增加推進比 但是煞車皮的面積小的話平方面積就要負擔更大的煞車力跟熱量 小機機沒問題 三百公里的大直路底 幾百公斤的車要煞停大概連卡鉗都會融化 這才是為什麼隼要裝雙碟對六卡鉗的原因
找時間再講重心轉移跟前後煞配比好了
蘋果茶.萊姆葉 wrote:
整個就很班門弄斧阿....(恕刪)


我不懂這有什麼好酸的
你可能很聰明 一聽就懂
不見得每個人都像您一樣
我只是以比較生活的方式來討論問題

還是一開始就要加入一大堆的變因來討論?
空氣阻力? 滾動摩擦係數?
講了一堆好像您很厲害

況且這個東西本來就可以用很基礎的物理來解釋
只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而已

對阿 我騎G6 要不要也分享一下您的神車呢?

我本來就會騎車 為什麼講話這麼酸 好像自己最會騎 其他人都不會?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