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
5W 10W 代表油膜的稀薄度...
0W它不是不好 看工廠怎麼配
便宜的 0W 開頭 跟 貴的 0W 開頭 用料配方會不同
只有經驗或評價能參考 (或工廠認證)
當然有達到 20W 的 這種 15 ~ 20 W 的
就是用再重拖 或 老車
重拖用聽的就感覺出來了
老車是因為 活塞間隙有些大...而且又吃機油 需要硬一點的潤滑油...來使用
後面的 - 30 40 50
是能承受的溫度
30 也可以~~ 適合買菜車 不適合長時間/長期超高速
40 為最大宗 上也可 下也可 台灣環境優良 賣最多 價錢大宗
50 如果你是競速飆車者 建議你使用此款 我是使用 10W-50
我騎車很快 無任何車禍的情況下 只騎5萬5千公里 引擎區軸/汽門/配重等等 換了2次
冷車啟動時.... 還是等個30秒(不一定啦 我自己為了打文章給的數字)
一發動 馬上飆走... 對機械還是個損傷
要一發動就走~~ 建議時速度別太快 30 KM 以下等等
你發動後 戴個帽子 戴個手套 時間也就剛好超過30秒等等
就像房事一樣...沒潤滑好 你突然快一點 2邊會痛
hkl711 wrote:
5W 10W 代表油膜的稀薄度...
後面的 - 30 40 50
是能承受的溫度
別再說30~50年前的外行話,
現在機油的知識很普遍,網路上各種規格的說明都清清楚楚,請UPDATA自己的知識吧
不管是前面的號數或是後面的號數,涵義是"氣溫",不是引擎溫度
前面是對於氣溫的"低溫"極限,後面是對於氣溫的"高溫"極限
台灣市區均溫,冬天最低約5度,夏天最熱約38度,理論上最適合的機油是10W-40
但是為了增加冷車啟動瞬間的保護,還有增加節能省油的效果
5W-40、5W-30 都是適合而且經濟的選擇
xW-60這種機油,是給熱帶沙漠這種動不動氣溫就破50度的地方使用的
hkl711 wrote:
50 如果你是競速飆車者 建議你使用此款 我是使用 10W-50
我騎車很快 無任何車禍的情況下 只騎5萬5千公里 引擎區軸/汽門/配重等等 換了2次
引擎區軸/汽門/配重等等 換了2次,還不願意相信是你用錯太黏的機油?
機油號數越大 = 流動性差 = 運轉阻力大 = 磨損高 (唯一好處是震動比較小)
拉轉要快 = 阻力要小 = 機油流動性高 = 機油號數要低
法拉利跑車原廠指定用油是5W-30
你的小綿羊跑在快,有法拉利快?轉速在高,有法拉利高?
hkl711 wrote:
0W - XX
或
5W 10W 代表油膜的稀薄度...
0W它不是不好 看工廠怎麼配
便宜的 0W 開頭 跟 貴的 0W 開頭 用料配方會不同
只有經驗或評價能參考 (或工廠認證)
當然有達到 20W 的 這種 15 ~ 20 W 的
就是用再重拖 或 老車
重拖用聽的就感覺出來了
老車是因為 活塞間隙有些大...而且又吃機油 需要硬一點的潤滑油...來使用
後面的 - 30 40 50
是能承受的溫度
30 也可以~~ 適合買菜車 不適合長時間/長期超高速
40 為最大宗 上也可 下也可 台灣環境優良 賣最多 價錢大宗
50 如果你是競速飆車者 建議你使用此款 我是使用 10W-50
我騎車很快 無任何車禍的情況下 只騎5萬5千公里 引擎區軸/汽門/配重等等 換了2次
冷車啟動時.... 還是等個30秒(不一定啦 我自己為了打文章給的數字)
一發動 馬上飆走... 對機械還是個損傷
要一發動就走~~ 建議時速度別太快 30 KM 以下等等
你發動後 戴個帽子 戴個手套 時間也就剛好超過30秒等等
就像房事一樣...沒潤滑好 你突然快一點 2邊會痛
噗.....還以為哪裡的"古文明"被挖出來了呢



2014年了....
2014年了....
2014年了....
2014年了....
2014年了....




免責聲明: 以上言論為玩笑話XD,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建議XD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