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SYM三陽、KYMCO光陽、YAMAHA山葉各品牌優缺點


肯尼貓 wrote:
sym跟kymco在...(恕刪)


Y=日本?
不是很早就純台化了,
就像S妹明明純台製卻總是有人在幻想是日製。
hungmaxy wrote:
PGO X-HOT應...(恕刪)



台灣各車廠其實都互相抄來抄去,沒哪家比較先進!


既然有人提到大輪越野型速克達,就要從二行程時代提起,可能很多年輕人都沒聽過

才會有下面的誤解以為YAMAHA最早...

pcman2004 wrote:
BW'S
2008....(恕刪)



1994年PGO最先在台推出大輪速克達HOT 50,1997年才有台灣YAMAHA的BM'S 50/100

但其實1989年時日本YAMAHA早就國外推出CW50(即BW`s,部分國家為ZUMA50)

同時期KYMCO和SYM當然也沒閒著,光陽接連推出MANBOY、TOPBOY兩款大輪速克達搶市,

三陽則"致敬"本田著名車款NR外型,推出JET 50/100,

兩陽當時引擎技術未成熟,所以不約而同都採用源自本田技術合作的飛馳/翔鷹車系的KBN引擎。


其他類似的情節不停地上演,又如台灣休旅型速克達,我所知最早是光陽生產來自本田的名流150

後來SYM後來也推出迪爵150,過幾年YAMAHA才推出迎光150競爭,可惜這台設計不良

直到今日提起迎光記得的人徒留罵聲...後來接替的頂級迅光其實賣得也不好,

而光陽後來推出的APEX150(A博士)當時也是賣到無敵手,

但三陽推一台巡弋150外型沒突破沒創新、像台肥版125速克達,妥善率也差

後來低價標售給警車使用也是罵聲載到,直到後來又推出RV150狀況才好轉,

不過YAMAHA也推出長賣的MAJESTY125了,要不是規格略差(無平地台、後煞、不到150)

可能也是稱霸當時休旅車款了。

所以,台灣車廠其實真沒啥好比,有你喜歡的車型再用同樣標準對它廠同級車款作比較即可。





Cenmax wrote:這大概是YAMAHA跟其他國產品牌的最大差異,
YAMAHA不會只重扭力,就像汽車的TOYOTA一樣,
扭力型的引擎,順順的很有力,但確少了樂趣,
體會到YAMAHA的內在特質後,喜歡的會很喜歡,
不會有種全部都要迎合市場的感覺,還是有自廠對產品的期待和要求

好像不太對喔
跟豐田有持股關係的山葉機車
風格反而比較像本田汽車

本田汽車(追隨者):以高轉速大馬力引擎著稱, 同樣的排氣量, 馬力硬是高人一籌, 從15年前的B16A/18C, 十年前的F20C, 到最近的K20A3, 都具有相同的特性
豐田汽車(領導者):以低轉高扭, 順暢好開著稱...如計程車之王Altis

本田機車(領導者):也是以順暢好騎著稱, 馬力不見得最大, 性能卻穩居前三甲, 如CB1000R
山葉機車(追隨者):反而是以個性化為賣點, 高轉高馬力操控不易, 如FZ-1
~No Pain; No Gain~ ~No Cross; No Crown~ ~No Change; No Chance~
SYM-電系設計很像都設計剛好,如野狼系列
KYMCO-吃機油
YAMAHA-汽油幫浦不怎麼好,幾年前很像常在招回
科技來自於人性,懶惰來自於科技 所以...科技來自人的惰性 順發卡號:00326877 歡迎使用 記得索取保固貼紙~
三陽.幾年來 一直研發新引擎 加強動力..
但 小問題很多..品質...(普通)

光陽.一樣 肯研發新引擎 加強動力..
可是引擎狀況很多 吃機油案例太多.(需在加強)

山葉.1棵15年前的引擎.用到現在.還在用.不敢研發125新引擎
怕出錯..跟兩陽一樣.出問題 怕失敗 引擎就一直延用...
就1棵 超沒力的引擎 用15年(吃到飽)..一點上進心.都沒有.
給車廠的話..拜託.一台125賣 那麼貴快8萬..不要在用.
國民促銷車款.(古老的後鼓煞).來做標準配備了..(無言)
車子就算有問題,也不能是 吃機油

對我來說: 車子會吃機油,完全不想去碰,又不是 2行程

最耐用的品牌是 SUZUKI ,出到現在,完全沒聽過有啥大問題

Cenmax wrote:
這大概是YAMAHA跟其他國產品牌的最大差異,

YAMAHA不會只重扭力,就像汽車的TOYOTA一樣,

扭力型的引擎,順順的很有力,但確少了樂趣,

體會到YAMAHA的內在特質後,喜歡的會很喜歡,

不會有種全部都要迎合市場的感覺,還是有自廠對產品的期待和要求。



不好意思,沒說明清楚,

YAMAHA不會只重扭力,所以中速前沒力,

但後來覺得這是調教的問題,YAMAHA讓引擎的馬力往高轉速線性延伸了,

缺點就是讓排氣量小的125稍微失去了低轉速時的力度,

但中速以後的衝刺感覺就好很多了,

也許有點類似HONDA汽車引擎給人的感覺吧,機車我是沒騎過。


而這是TOYOTA這類扭力型引擎所沒有的感覺。


卡繆 wrote:
本田機車(領導者):也是以順暢好騎著稱, 馬力不見得最大, 性能卻穩居前三甲, 如CB1000R
山葉機車(追隨者):反而是以個性化為賣點, 高轉高馬力操控不易, 如FZ-1

台灣本田為何不賣機車?(擔心擠不進前三大?)
台灣汽機車產業如此不濟,到現在還在利用各種法規進行變相的保護,圖利這些無用的財團、大公司。對岸125cc的速克達一萬多就有,就算一台讓你騎2年,以八萬多的預算都可以買五台以上了,更何況台製品搞不好機萬公里就開始吃機油,沒多久就廢了。
Cenmax wrote:
YAMAHA不會只重扭力,所以中速前沒力,

但後來覺得這是調教的問題,YAMAHA讓引擎的馬力往高轉速線性延伸了,

缺點就是讓排氣量小的125稍微失去了低轉速時的力度,

但中速以後的衝刺感覺就好很多了



去掉不同廠不同車
曲軸跟缸頭的差異
如果新牽一台三代新勁戰
落地前配傳動高轉速增加扭力
與全原廠車相比
這台里程數一多會產生什麼問題?
在單缸塑膠車上
車沒力不單只是原廠調校動力曲線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