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0316 wrote:
我是用Airoh D...(恕刪)
所以"車廂本身+座墊內面設計",創造出來的深度應該是
G5 > NFT > Racing
你指的G5是化油版還是噴射版?
G5的車廂 = 超5的車廂 嗎

應為我只戴3/4所以感覺車廂都一樣 很大
Peter_Pan_A wrote:
你指的G5是化油版還是噴射版?
G5的車廂 = 超5的車廂 嗎
應為我只戴3/4所以感覺車廂都一樣 很大
噴射版,我在車行用Racing跟超5兩台試放安全帽的,
其實我搞不清楚G5/超5差在哪裡,
GOOGLE了一下,原來超5才有雙碟,那現場那台是超5沒錯。
至於G5/超5兩台車廂有一樣嗎..我不知道..@@
chiayingcool wrote:
NEW FIGHTER的車廂底部凸起比較大
有些安全帽頸圈或是頸部附近的內襯比較緊實的會擠壓到使全罩略微騰空
稍微壓一下讓安全帽置於最底是小技巧
原來有這個技巧,當天因為是店裡的展示車(99年車...)
所以沒有刻意調整安全帽去確認,不過確認NFT可放,
我本來自己內心已經是NFT>>>>>Racing了..
但跟我一樣對性能遲鈍的同學自己騎NFT卻都不推薦,
才考量買Racing+3/4帽,多一頂帽子可以在換洗的時候使用,更為彈性
至於為什麼不選輕輕鬆鬆可以放的超5,
如同前面有位版友說的,個人認為超5跟這兩台根本不是同級車款,
因為我是用..坐墊大小來比較的
(即使光陽定價策略超5與Racing售價相同)
內文搜尋
X
)
(不過你應該換過300公里的機油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