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覺得他沒那麼有吸引力,
要壓板開度高一點根本不用裝這個珠子,
手工盤都是直接在滑道上下工夫就行,有點年紀的應該都玩過...
我看這個動畫模擬圖也滿歡樂的,壓板有開度的高度限制,
像他上面的動畫壓板整個都可以脫離普利盤了,
只是藉由改變外面蒙皮的角度和厚度去改善壓板開啟的高度,改起來是比較輕鬆沒錯
但我看角珠的接觸面積的磨損程度應該不亞於圓珠的外型方式,
吃珠的部分圓珠也沒想像的那麼不耐用,
要改善吃珠可以有兩種方式,
1.修壓版的邊緣位置微微修成倒角,把毛邊修乾淨
2.將普利盤最高點的滑道位置修得越順越好(盡量減少有轉角的地方)
同樣修邊緣的位置也有助於壓板可以打得越開。
另外要增加皮帶吃滿盤也有方法,直接車掉楓葉盤的軸心套筒位置圓周的肉,
向下車掉幾mm也可增加皮帶跑到最高處的位置,
當然要吃到滿盤沒甚麼技術,說穿了就不值錢,
但是盤面就是這麼大而已,以變速原理來說,再怎樣跑就是這樣而已,
如果有廠商願意出加大盤面的傳動組,應該可以提升不少變速效果,
當然,這珠子只用換裝的方式即可達到改變開啟高度,
的確是省下不少改裝的功夫
如此的方便性的確還是值得讚賞~~~
但玩車嘛,還是得從基本原理下手才有玩車的感覺
至於可以把銅環拆下來配重我覺得是脫褲子放屁吧....
你蒙皮多少都會磨損重量上會有誤差
圓珠直接換一顆會不會比較快一點.....

珠子都還會吃珠,我直接改盤子可以用到天荒地老~~~
年輕一輩的千萬不要拿去叫店家幫你修改,現在很多都半路出家開店的學徒根本連車床都不會用
肉車的太薄是會有危險的,每家店都有自己的經驗法則,沒有一定的數字,只能靠經驗去作業。
請勿自行嘗試.....
PS.純討論,互相求進步~~~~

有圖有真相,還有車的更over的盤組裝在車上周末有拆車拍一拍再貼上來(白色是放到發霉了不是啥氮化硼,可以直接無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