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ECU外掛供油電腦 五廠牌試用剖析


pogolin wrote:
我想你不是搞ECU出...(恕刪)

我確實不是做外掛出身的~^^
只是針對目前的改裝電腦有基本認知

我很仔細看了一下你的文章
說真的

對於噴油訊號的增檢來源我是持保留態度
畢竟這個訊號跨接上去

另外你文章最後才提到重點

這種跨接式或單一功能式僅能針對某一種功能去強化
並不等同於是取代了原廠ECU的功能

而我的說法一開始就強調這篇文章並沒有非常荒謬的資訊並且讓看文章的人誤會產品功用

其一開始跟這篇測試文最後所得到的結論是一樣的

很多人都用懂的比較多去看這篇文章
但要說個明白又沒辦法

sonyrex wrote:
我確實不是做外掛出身...(恕刪)



那麼我覺得你對於外掛如何擷取原廠訊號,以及中間運作的方式應該是不甚了解的。 我是做外掛電腦,也做全取代電腦,市面上的外掛式電腦幾種,本人都有量測解析過! 至於詳細部分,牽涉到商業機密,在此不能講太多,而且也需避嫌,但是我可以說的一點是,穩定度上面,是有一些問題存在! 你也可以去改裝的店家去詢問,都可以略知一二!

至於你自己相不相信我說的,呵呵~ 那是你的權利,但是我對我說的,歡迎大家批評指教!


很多終端消費者,不會去管內部怎麼運作,只看馬力的表現,或是實際上騎乘的感覺! 因此樓主的文章對於終端消費者有一些參考的價值,但是改裝本來就是小眾市場,對於改裝套件的生產者,消費者有辨識好壞的能力越高對於這些生產業者,會更加有幫助! 就像是當年PC的DIY一樣,消費者越是挑剔,才能讓市場活絡!

pogolin wrote:
那麼我覺得你對於外掛...(恕刪)


我比較傾向贊同pogolin大的論點

跟汽車用HKS Vpro 一樣要調好供油曲線真的沒有那麼容易..
pogolin 大哥, 單純好奇, 想請教一些問題

1) injector phase 主要的影響是甚麼? 是否, 在非缸內直噴引擎上影響不大。

2) 慢一拍, 如果速度夠快的話, 其實慢一拍也無妨吧? 其實應該說是慢兩拍, 因為原廠ECU擷取sensor input跟產生噴油、點火output本來就不是同時的, 而是一個一個收電壓然後用AD轉成電子訊號, 訊號全部收完之後才用內建的運算邏輯產生出噴油、點火角, 這時其實已經慢一拍了。

3) 現在機車的供油電腦大部分是MAP base, TPS base(Alphan-N), or MAF base? Close loop 有所謂的長期修正機制嗎? 就是例如電腦判斷close loop要全面增減油10%, open loop也會受到影響的情況。若有, 此類外掛電腦有辦法解決close loop長期學習, 又或者是廢除/改變進入close loop的條件嗎? 這是我在調整汽車供油電腦上比較常遇到的狀況。

4) 如果沒辦法知道close loop甚麼時候切換、或者控制甚麼時候切換, 那此類的改裝電腦在非全油門負載部分的供油調整, 可以說少了大半功效。因為電腦會自動修正, 而你看不到修正值, 你看不到長期累積值, 如果修正值太大, 導致累積值累計, 車可能調好後幾個禮拜就不順了。

所以我超討厭e-manage這種東西啊....


另外針對這篇文章幾個論點回應, 空燃比不是維持固定在12.5:1就是最好, 正確的空燃比會因為轉速、負載的不同有所變更。同時,還有點火。如果把一張空燃比表叫出來, 大概可以分成六到八個區塊, 怠速、起步、巡航、收油、爬坡或荷重、全油門、甚至增壓區塊等。每個區塊所採用的空燃比不一樣, 你會發現絕引擎絕大部分的工作環境用14.7:1就可以很順暢的工作。這就是為什麼要有close loop幫我們修正回14.7:1的原因。

此外, 點火不能調整, 對於動力的輸出其實沒有太大幫助。我在汽車上有看過點火跑掉、然後引擎烙賽的例子。空燃很穩定、很漂亮、但是點火太保守, 車不會跑。另外, 在調整的時候除了wideband o2 sensor, 也應該要有一定的爆震監聽方式、和爆震的退點火機制。

還有要評斷dyno的穩定性, 這種單缸氣冷的引擎我不知道單純看缸體or缸頭溫度是不是很有用, 但就我的經驗應該要看的是吸氣溫度。

說老實話, 電腦的好壞絕部分只對校調者產生麻煩和影響。從介面、到對引擎控制的程度, 累的是我們, 麻煩的是tuner。消費者不見得感覺得出來, 又或者是消費者根本不知道技術面上的差異。沒有那種安裝簡單、調整輕鬆、又便宜又有效的東西。在改裝電腦上面是越好、越貴、調整功能越多就越耗時。越爛、調整限制越多要硬是要調到好也越耗時。然而即使如此, 5000元的產品和50000元的產品, 如果點火角和空燃比相同, 馬力輸出卻是一樣。
既然大家秉持著網路討論的精神,我們就來針對技術方面討論好了,測試評比不外乎以下的實驗原則:
1. 一次僅變更一個實驗變數,如此才有對照組可以分析比較。
2. 測試狀態必須模擬實際車輛道路行駛的模式。
3. 配合道路行駛模式,儀器設備也要能夠儘量模擬道路行駛的模式。

以上三點,相信各位愛車玩車的熱血青年都會懂,從國小到大學,碩士,甚至博士,只要是念理工的,就不斷的在設計模擬實驗驗證!!

我們先就這個實驗中最重要的設備: 馬力測試機來討論,以下討論我們就不要深入地把數據寫下了,因為連我自己都會頭暈,我們試著用最淺顯的文字說明,這樣大家比較好討論,由於時間有限,家中還有其他3口會來搗亂,所以可能沒有辦法一次寫完,還請大家見諒了!!

1. 馬力測試機的原理;

目前國內機車用馬力測試機,總數約在60台以上,多數為慣量滾輪馬力測試機,為什麼叫慣量滾輪馬力測試機呢?因為這種馬力機是利用平衡過的大型滾輪模擬(車輛加騎士)的質量在平路行駛時的慣量(慣性的量),然後我們利用車輛引擎的後輪,傳遞扭力,轉動這個滾輪,量測滾輪的加速度,利用:

滾輪接收的扭力 = 滾輪慣量 x 加速度

得出引擎經由傳動系統,傳遞扭力到後輪,後輪經由胎皮傳遞扭力到滾輪,所以滾輪被加速了,而有了加速度,而求出扭力。

上面這樣的原理,我第一眼看也有點玄,我們再用更白話一點的來說好了:

a. 想像你自己就是一顆引擎,吸著空氣(氣),燃燒著你的脂肪(汽油),鼻孔就是你的汽門,肺就是你的燃燒室,屁股就是你的活塞,腳就是你的連桿,踩踏著一台24段變速自行車,腳踏車的曲柄就是你的曲軸,前面的大齒盤就是你的普立盤,鍊條就是你的皮帶,後面8個小齒就是你的開閉盤,你就是一顆引擎,轉動著一台跟勁戰一樣重的自行車,在一台馬力測試機上努力的運轉著。

b. 你先把自行車的檔位都放在中間,前面大齒盤是2擋,後面小齒盤是4檔,然後我們就不再變動檔位了。
這跟樓主的固定傳動是一樣的意義!!

c. 馬力機的滾輪,相信大家有見過很大的,也有見過小的!
現在樓主的是小的,OK,我們開始努力地騎了,滾輪不是太大太重對吧,所以你都可以輕鬆地騎,帶動滾輪,對吧!!-------滾輪慣量小一點,滾輪輕一點,你可以把它加速快一點。

d. 如果我們現在把滾輪換成大一點,重量重一點,慣量高一點的,但是檔位都不能變歐,你是一顆引擎,你會覺得怎樣呢,屁股跟腳要出多一點力對吧? 會喘點氣,多吸點空氣對吧? 當然像我這樣的胖子,會多燒掉一點脂肪對吧!!-------滾輪慣量大一點,滾輪重一點,你把它加速就不像前面那麼快了。

e. 做到這邊,我們來想想,c 跟 d兩個測試模式下量出來的扭力會怎樣?
利用 滾輪接收的扭力 = 滾輪慣量 x 加速度 這個運算,我們來看看
c步驟中的 滾輪接收的扭力 = 滾輪慣量(小) x 加速度(大)
d步驟中的 滾輪接收的扭力 = 滾輪慣量(大) x 加速度(小)
靠...........過來分析一下,還是不知道測出來的扭力誰大誰小!!!!!
我不是在耍各位,沒有數字,我也不知道!!.................別扁我!!
有人會說,都是我這顆狗公腰引擎幹的,當然扭力都會一樣!!!
你確定?
叫你的狗公腰下面的活塞前後動快一點,你行嗎? 會抽筋吧!! 引擎的轉速有極限的,也是一樣的道理,
機件的結構質量阻力的分布已經把你限制住了。
叫你的活塞推你的連桿推大力一點,你行嗎? 要有那麼大的肺活量吧!! 引擎的進氣效率,容積效率,
燃燒效率,也是有極限的!

以上的討論,目的在導入一個馬力機使用的最重要的概念: 你的引擎負載狀況,你有用馬力測試機模擬出來嗎?

引擎的出力與性能 會隨著 我們加諸在引擎上的負載 而有所改變!!!!!

還是有點玄,我自己也覺得,我們更白一點說:

A. 假設你這顆引擎是勁戰63改到125A級冠軍的水準(絕對軸輸出大概20PS),今天把你裝到一台腳踏車
上,要你跑0-100m,你是不是很輕鬆的踩著踏板,一下就到終點線了?

B. 現在我們開始在這台腳踏車上裝沙包,裝到整台腳踏車含你這個人,不,應該說妳這顆引擎,正好就跟
一台競戰加一個人一樣重,再叫你像剛才一樣踩0-100m,你還會跟剛才一樣輕鬆嗎? 連小孩子都說:..
.......不會!!! 因為妳這顆引擎的負載變重了!!!你會跟剛才一樣快嗎? 不會!!!還是因為妳這顆引
擎的負載變重了!!

現在,讓我們來想想,樓主的實驗了!!!

A. 當我們在路上騎的時候,轉速高了,普利盤會一直在前後一樣半徑的狀況嗎? 通常都是前大後小,對
吧!!!那這樣的設定,引擎的負載是怎樣呢 ? 這樣的引擎負載比實際車子在路上跑的時候還小!!

B. 一般大滾輪馬力測試機,滾輪重約400kg,整台約重750~850公斤,才足以模擬一台競戰125加上一位
75公斤的騎士在平路上滾動的慣性,樓主這台馬力測試機,整台總重才多少? 模擬出來滾輪慣性已經遠比
一台競戰125加上一位75公斤的騎士在平路上滾動的慣性小了,對吧!!!

總合以上 A+B,相信大家可以分析出這個初步的結論: 引擎的負載遠比引擎實際在路上運行的時候還小很多!!! 對吧???

再說的白話一點:

A. 把勁戰引擎裝在腳踏車上了,怎樣引擎都是運轉愉快,因為負載那麼輕,引擎臉不紅,氣不喘!!空燃比
(氣跟體脂肪消化的比率)會有太大變化嗎?

B. 可是勁戰引擎明明每天都是要推一台競戰加上我這隻神豬跟我的豬母的!!!負載大很多啊!! 這樣空燃
比不會差很多嗎? 當然會呀!!!各位兄台!!


結論: 如果我們測試時給引擎的負載跟每天引擎工作要承擔的負載差很多的話,那這個測試有意義嗎?

明明你這個人每天都是要推一台競戰加2隻豬的。 現在我叫你推腳踏車跑,一開始跑慢慢的,然後給你
喝一罐馬力夯,肺活量加大,屁股加大,是有跑比較快了,然後跟你說:
人客阿,你經過我們技師的加持,法師的灌頂,美容師的舒壓,跑得快很多了對不對!!
你可以付錢回去了,結果一回家,還是要推一台競戰加2隻豬的,怎麼還是沒差很多,阿,馬力夯才喝
1瓶,我的屁股過熱裂開了!!! 早知道就喝2瓶,技師騙我!!!他不是騙你,技師可能也沒搞懂被另外
一個沒搞懂的人搞了!!通常技師會幫你保固的!!

還有很多.....................每天慢慢累積了!!!請大家平心靜氣討論,我也不誨言,我們是業者,把真相說出來,又是業界閒言閒語一大堆,但不說出來,又是消費者抱怨改裝後的問題一大堆!!請大家冷靜討論吧!!!
求求你!!我們決定把這些該寫給熱血青年一起討論的就寫出來了!!!看看台灣摩托車運動能不能更上一層樓。
至少TSR比賽,已經快要有中華職棒相當的觀眾基礎了!!我們一起努力吧!!

SkyRipper wrote:
...

1) injector phase 主要的影響是甚麼? 是否, 在非缸內直噴引擎上影響不大。

2) 慢一拍, 如果速度夠快的話, 其實慢一拍也無妨吧? 其實應該說是慢兩拍, 因為原廠ECU擷取sensor input跟產生噴油、點火output本來就不是同時的, 而是一個一個收電壓然後用AD轉成電子訊號, 訊號全部收完之後才用內建的運算邏輯產生出噴油、點火角, 這時其實已經慢一拍了。

3) 現在機車的供油電腦大部分是MAP base, TPS base(Alphan-N), or MAF base? Close loop 有所謂的長期修正機制嗎? 就是例如電腦判斷close loop要全面增減油10%, open loop也會受到影響的情況。若有, 此類外掛電腦有辦法解決close loop長期學習, 又或者是廢除/改變進入close loop的條件嗎? 這是我在調整汽車供油電腦上比較常遇到的狀況。

4) 如果沒辦法知道close loop甚麼時候切換、或者控制甚麼時候切換, 那此類的改裝電腦在非全油門負載部分的供油調整, 可以說少了大半功效。因為電腦會自動修正, 而你看不到修正值, 你看不到長期累積值, 如果修正值太大, 導致累積值累計, 車可能調好後幾個禮拜就不順了

...


就我知道的回答你的問題,你參考看看

1. injector phase主要影響當然就是油氣能否完全混合而在"進氣行程"進入缸內。 而影響油氣能否完全混合以及順利進入汽缸的因素很多種,像是油嘴在歧管的位置,進氣道是否平滑順暢,進氣道的大小角度,凸輪重疊角等等。 這些影響油氣進入汽缸的因素,都需要利用injector phase來調整。 我想這些東西都有一堆論文在研究,也有一堆熱流學的東西在裡面。對於目前改裝的技師而言,理論太過艱澀,而且不容易理解。我想列出一堆方程式,一堆熱流理論,沒人有興趣!咱們只需要知道injector phase是有影響的,透過try and error,就可以找出適合這顆改裝引擎的injector phase! 當然,如果熟悉這些論文,並且將改裝的缸頭,凸輪等等資料都量測了,那麼在try and error上面會節省不少時間,因為要往前走,總得知道個方向.... 不然怎會有那麼多種量測儀器。

2. 呵呵~ 慢一拍是否有影響? 都有人說我亂說了,你還相信呀!! 牽涉到一些商業機密,我只能告訴你,如果是在競賽上面,某些狀況下,一拍已經決定輸贏了!!

3. 你問到重點了,既然要談,就來談個清楚明白。 原廠電腦的控油與點火邏輯,基本上以Map為主,TPS為輔,Close loop不是為了馬力,而是為了環保,但是顧及使用性,大部分修正只有在巡行或是迨速才會有明顯作用。因此外掛電腦如果只是稍微調整供油的話,在迨速以及巡行的情況下,是白調的。 因為外掛電腦調整的油量,在下一噴時,透過O2 sensor就會修正了,就會變成白調了! 那要怎樣才能解決呢?? 呵呵~ 聰明的你,應該就知道了!!

4.這問題跟第三個問題重複,我想你應該屬於改裝車行的技師,外掛在對於一些小改的車子,有其功效在,但是要慎選外掛電腦,怎麼選,我想從上面的回答,你應該可以知道,市面上的外掛問題在哪了!!
leo47496 wrote:
我比較傾向贊同pog...(恕刪)


掛這個太麻煩了,還要接,還要調,調怎樣也不知道

我自己掛一個vsu,不用調,直接效果出來
BLOG http://mpsevo.blogspot.tw/
請問樓主動力司令這顆定價是多少呢?
因為小弟蠻有興趣的 而且又是知名大廠~謝謝!
您好~JMC專營美國進口汽機車零件 兩輪四輪都有~詳情請上FB搜尋: JMC parts

jones加賀山 wrote:
請問樓主動力司令這顆...(恕刪)


DYNOJET DFC這顆電腦 業界定價約為15000上下,調校費用另計。

Wmax Hsu wrote:
DYNOJET DF...(恕刪)


看來售價跟一般PC3 PC5差不多阿
我以為這款DFC無解限轉不是全取代型會便宜些呢@@
您好~JMC專營美國進口汽機車零件 兩輪四輪都有~詳情請上FB搜尋: JMC parts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