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tang wrote:您說的道理真是一針見...(恕刪) 在國內,有3大廠在上面坐著小廠要出發是不容易的.但要開也真的非難事如果有資金,就可以走哈特佛跟cpi模式.是可行的喔,不然cpi跟哈特佛怎麼來的呢,是吧.所以我說需要股東...只會拆螺絲 wrote:請問 引擎台灣買的到...(恕刪) 買的到阿,不過要有門路外匯引擎進來.
老實說你這樣的人才要不要去這幾家工作?去當執行長.摩特 合騏 哈特佛 聯統 力道.這幾家台灣都賣不太好耶,你去幫他們降低生產成本(cost down?).同樣RCK 180的配備,你幫他們做出賣6~7萬還賺很大的話,一定會有人買單.
蛤蜊開了 wrote:你確定那是gy6嗎?...(恕刪) 你知道開發一組引擎需要多少人力物力嗎?如果光陽真有那麼厲害 GY6老早就被淘汰了幾十年前 本田生產的引擎用到現在丟臉不丟臉吃機油問題一天不解決就算推出噴射客機引擎也是一個字爛而且光陽也不是接單生產車而是大量生產 你覺得接單生產跟大量生產 那個成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