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愛歐比康 wrote:
其實小弟覺得頭尾都還...(恕刪)
雖然有人說什麼仿不仿的~可是機車不是就這樣~
從以前的名流頭~變成豪邁頭~又變成尖頭~現在路上一堆尖頭車~
怎麼就沒人說SONY的液晶螢幕的形狀~
是仿CHIMEI液晶螢幕的形狀!? 一樣四方形~一樣基座~一樣解析度!!
這是時代的變遷~走自己的路~選自己喜歡的東西就好!!
pigskiller wrote:
Racing儀表這麼大一個 結果最重要的轉速與時速表面積都好小
小弟插花代答:
其實轉速表在正中間,還滿明顯的,而且小弟喜歡指針的感覺勝過液晶...
時速表也是頗明顯的阿

pigskiller wrote:
Racing從數據來看 最大馬力是勝出的,但據版友說法 轉速大都在5000~6000,
那最佳輸出在7500轉以上的Racing 感覺市區通勤有點不實用...
小弟也正在養車,平常也不超過6000轉,在台北通勤的感覺是加速輕快,鑽車說時在的已經粉夠用了...
小弟自己是從大改的馬車換RACING的,當初也是在FT雙碟、舊競戰二手跟RACING之間猶疑,後來選RACING的原因如下:
1. 雖然FT的後碟比較殺,但前碟是跟G5同級的,這點就遜掉了,而且RACING是右碟,等轉接做出來就可以把原來的TOKICO對四裝上去RACING上了...

2. 小弟不喜歡斜板的車車,但FT DX的前碟更是敗筆(我之前有騎過RS21,對那內夾式的煞車完全不行),新勁戰屁屁醜又沒後碟...
3. 跟勁戰比起來,RACING雙碟雖然貴了好幾千,但是想想買勁戰改個五八半加後碟,沒個一兩萬也起不來,那還不如買原廠改好150跟後碟的RACING...
另外分享一下換車心得:
當年馬車改63缸跟300條的曲軸(約莫180CC吧)、CVK30的化油器,改後碟,那種加速的感覺就好像後面有人在推車子用力往前衝的感覺(這可能是馬車重心低,扭力出現比較早的關係),不能說輕快,但是一整個暴力...
RACING給我的感覺是轉速拉粉快(對照原廠數據125跟150行程一樣、缸徑不同),加速十分輕快、沒有啥引擎煞車,加速就像是前面有車在拖著你一直往前衝(也可說比較沒有貼背感吧),但這個輕快在市區鑽車卻十分好用...
而跟RS21一樣有夠高的重心,在轉彎時就十分好用了(題外話:廣告那位先生最好示範一下原廠胎也可以壓這麼低),缺點就是腿要夠長喔...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