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前煞入灣再正常不過了。賽事最高殿堂的MOTOGP經常可見車手帶前煞入灣直到APEX點,且幾乎每個車手都這麼做。危險的是原本放開前煞入灣,可是在灣中突然煞前煞過重,車輛動態平衡改變而發生危險的HIGH、LOWSIDE。後煞部分,MOTOGP車手是極少使用後煞的,影片中在大直路底的重煞,賽車重心往前輪壓,後輪負載低且經常處於離開地表的狀況,此時後煞幾無作用,即便輕踩煞車亦能鎖死後輪而喪失循跡性。簡單說前煞:煞車點~APEX,由輕至重至輕。油門:APEX~出灣點,由輕到重。後煞:不使用。GP是千分之一秒的競爭,賽車可謂隨時處於失控邊緣。請勿模仿,因為~~~你的車子性能、剛性、彈性遠遠比不上賽車,即便是仿賽的四大天王。你可以買到的輪胎性能、抓地力遠遠比不上賽車用胎,無論你花再多的錢。重點是你沒有GP車手的駕駛技術。更重要的是你永遠無法預測灣道後是否有逆向而來的車輛。馬路上安全第一,要練車請至賽道練。一般道路行駛還是減速到安全的車速入灣比較安全,路上無法掌握的變數太多了。影片中史汪茲展現一指煞帶退檔補油的技巧,剛好可解suhsien版友疑惑。疑問:反覆觀看此影片,發現現代MOTOGP車手似乎不做退檔補油的動作,反而是早期80年代的史大叔退了檔、補了油,怪哉!難道現代的GP標配滑離?藉此影片對MARCO致上最崇高的敬意及無限的懷念。
馬路非賽道要轉彎前放油門兩個剎車都按鼓煞者用差不多7~8分的力量就好後輪比較不會鎖死碟煞者用點放或輕壓即可..轉彎時都別碰剎車~等車子擺正在轉油門這樣最安全~然後轉彎請記得打方向燈跟看後方來車..馬路就是這樣而已賽道部分我沒經驗就不加以評論..
kohonen wrote:民視台灣交通台風雲車談 重車單元 過彎解析可以從七分鐘之後開始看 看這影片不如去看彎道聖經比較不會把簡單的東西複雜化讓人更無所適從只是彎道聖經適合注重抓地力的行使方式不能完全適用於越野及滑胎車行駛
DED wrote:我也覺得很神奇居然有...(恕刪) DED別這麼說,以前我們一起跑的時候,我總是跟在後頭,屬於散步組的.因為~~~年紀與心臟大小成反比啊!觀念與實際當然有些差距,學習正確的觀念絕對有助於騎乘安全.況且這種煞車技巧是史汪茲說的,史汪茲是何許人物不必多做介紹.GP車手是世上騎乘技巧最頂尖的一群人,由這些人解說再適合不過了.至於隨便補上一句"連GP車手都來了"更是無聊.按這種邏輯怎麼騎車沒得討論了,大鬍子,何辛也沒格講評GP及F1賽事,是嗎?灣道聖經早已經看到快背下來了,不過這屬於道路騎乘安全,MOTOGP 煞車技巧則是將賽車逼到極限的方法.道路行駛安全為重,多學點知識觀念,如果遇到緊急狀況應變的選擇更多.
簡單你能不能練到你的右手手指控制煞車力道分成10段15段20段?如果不行,就不要彎中帶煞車如果行,就可以彎中帶煞車,傾倒角度越多控制煞車力道越小http://www.youtube.com/watch?v=7X08zELY-lo <<< 練好煞車/油門技能,對道路安全有益無害
areschen wrote:DED別這麼說,以前...(恕刪) 這是一個公開論壇資歷稍淺、或者稍微沒有判斷力的人,聽了錯誤觀念,可能會害死一條人命左一句motogp,又一句motogp,到底是本身是motogp賽車手,還是自己看電視揣摩的,最好說清楚讓大家判斷到底說法的公信力在哪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