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SYM做得到, 為何不做的事?

種機台灣也做過
還1600CC的
是PGO做的
不過這間廠台灣卻沒啥人支持

mr.jorgechen wrote:
這就是我不懂的地方了...(恕刪)


實在是不得不跳出來講兩句.

1. 今天的問題是這種案子會賺多少? 老闆不是慈濟, 什麼"恨鐵不成鋼"之類的網路看法對他沒有意義, 賺錢第一, 多缸引擎的加工設備單單購買, 安裝, 人員訓練到良率穩定要花很多錢的! 幾億跑不掉!為何現在三陽能自己量產電鍍陶瓷汽缸, 然後光陽還是要委外生產? 成本嘛! 當年三陽賺到嫌錢割手, 光陽苦追在後, 立場不同策略自然也不同, 現在光陽敢搞雙缸700C.C.引擎, 三陽呢? 此一時彼一時, 但是共同的地方是做出來的車子如果沒有市場, 誰搞? 資本主義市場是沒有忠烈祠的, 掛了就沒了, 新技術從設計驗證到量產需要的費用驚人無比, 車廠是要賺錢的, 要對股東負責的, 今天三陽(2206)如果真的投入這個計畫, 能賣幾台? 要投資多少? 股東怎麼看?
拿工作室那種手工一台台打磨來跟工廠比, 基礎差太多了,

2. 引擎不是說用買就買的到, 除非是ROTAX, 不然日系廠哪顆引擎在開放市場買的到? 買的到, 春風就不用大手筆自己翻模拷貝KAWASAKI的ER6引擎了! 大陸廠還沒凱到這個地步! 就算用ROTAX的引擎好了, ROTAX的引擎貴的嚇人, 只有部分歐系吃品牌名稱就很好賺的牌子用的起, 保固條件超級嚴苛, 還是說要用BMW引擎? 更是不可能, 光陽自我標榜代工BMW喊的很大聲也只不過是單缸車而已, 多缸技術, BMW是不會放的, 機車引擎在體積跟重量上比汽車還講究的多, 每一款都是精密估算下的一時之選, 如果拿來賣還要承擔被抄襲的風險, 真要買? 頂多捧大錢買幾個世代前的舊貨是有可能, 那種東西放到市面上沒有搞頭的!

3. 就算真的有了引擎, 配套的懸吊跟車架的設定是非常, 非常複雜的, 甚至設計邏輯不同會造成完全兩樣的行車特性, 台灣沒有場地沒有人才, 就算整個研發中心的人都投下去做, 也很難做出符合市場要求的那種"對味"的車身特性,台灣甚至有車廠的某車款可以說是用設計跟測試工程師的鮮血換來的慘痛教訓,但是最後符合歐洲市場的要求嘛? 符合歐洲了, 符合台灣的要求嗎? 符合日本的要求嗎? 不符合要求, 口碑不好賣不出去, 投資的成本誰來扛?

4. Bimota那種after market起家的公司, 就算在現在的歐洲就已經很難生存了, 何況在台灣? Bimota這樣走金字塔頂的極端路線, 在2000年也宣告倒閉, 直到現在還在掙扎求生, 為何? 不夠普羅大眾嘛! 車廠沒有量, 怎麼攤模具, 人事, 研發, 測試, 驗證, 折舊等等的各種費用? 如果真要拿Bimota來比, 請指責坊間的改裝廠, 為何不拿日本四大廠的跑車來改裝一下, 改到連日本原廠都歎為觀止, 這才是厲害, 台灣車廠請不要指望, 乖乖存錢買日本廠的比較安心.

簡單來講, 不要夢想台灣機車產業會突然爆炸式的成長, 那是不可能的..大家都買速克達, 怎麼可能去開發檔車, 何況是動輒開發費用好幾億的重型機車? 市場先決嘛!

一點圈內人的小看法..
panzervor wrote:
實在是不得不跳出來講...(恕刪)


感恩啊
終於等到圈內人解惑了!

ROTAX802那顆引擎很吸引人!單價很高?????
panzervor wrote:
實在是不得不跳出來講...(恕刪)


BIMOTA DB5 使用DUCATI引擎


CAGIVA , Raptor650 使用的引擎為跟SUZUKI購買的SV650引擎



CAGIVA Raptor1000
使用的引擎為跟SUZUKI購買的SV1000的引擎.




Kawasaki KFX400 使用的引擎為SUZUKI DRZ400的引擎.



Megelli 125 ,使用的引擎為台灣SYM 野狼125的引擎.


OCC 特製車,使用的是購自哈雷車廠的引擎


OCC 特製車,使用的是購自哈雷車廠的引擎


比雅久 GMAX 250外銷版 使用的是光陽頂客的引擎.


引擎有錢,對方同意就可以買,專利這東西,不是有沒有能力,而是看誰先做出來,先申請就是老大....

煥仔LINE貼圖上架囉https://line.me/S/sticker/17182258

mr.jorgechen wrote:
會發在這版是因為有人...(恕刪)


請看以下來自有站的連結
請點我

往下看到最後一個Q&A
三陽總公司回答
T2的下一代將直上紅牌,而且將在近幾年內(SYM自己講的喔~~別砲我)

煥仔 wrote:
CAGIVA , R...(恕刪)


等到煥仔了。

看來引擎似乎沒像大家說的這麼難買。國產廠不敢落別人的引擎來賣, 是有什麼內幕?
難到工作室自行設計車型, 落別人引擎, 法律上(驗車, 領牌)有問題嗎?
檔車這一塊就不用太妄想了...
連內需市場都沒有的前提下,談何突破或飛越式的發展!?

檔車是我們小眾市場的愛,但對普羅大眾
速克達,才是買車的唯一選擇

看看速克達這一塊就好,自製研發還能外銷...

ShouTsai小菜 wrote:
請看以下來自有站的連...(恕刪)


這消息我也有聽聞, 問題在於若還是自家引擎, 搞不好又會被炮很慘。
若落個HONDA技術合作引擎, 賣相也不錯啊!

這次T2我是有點動心的!

小林仲彥 wrote:
檔車這一塊就不用太妄...(恕刪)


哈, 台灣重機市場, 養水貨店家, 剛好而已啦。
希望國產跳下來做, 也是希望做外銷賺錢之外, 自家人也能騎上自己的重機!

mr.jorgechen wrote:
會發在這版是因為有人...(恕刪)

國內的機車業者只不過是個小廠牌而已吧
如果不是關稅保護,有誰會買國產車阿
國產業者不過就是閉門造車罷了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