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看過第一代 GY6 豪邁迪爵的人就知道 因為側邊根本沒洩油螺絲
側邊之所以沒有 可能是考濾到 會磨到的問題
當然這個設計理念 不符合台灣人 懶墮 隨便 不求精準 愛亂砲的習慣
後來就改成側邊也有洩油螺絲 原本設計理念 應該是 換油時 順便看看濾網有無濾到東西
多拆幾次也不會漏油 那個地方是有油封的 有緊就好 台灣的習慣
都是鎖超緊 當然沒拆幾次就漏油了
類似的設計理念 也出現在 YAMAHA EV4 系統上
1. 汽缸頭加機油 要多拆一個胸蓋 麻煩 最後勁風光 也改成和一般一樣從旁邊加
2. 拆傳動 機油會漏出來 就是要你檢查傳動時 順便換機油
只有早期這樣嗎 ?
可看看 SUZUKI ADDRESS 前幾批的設計 也有類似的概念
1. 側邊無洩油螺絲 要從油底殼洩 當然後來有改成側邊有洩油孔 剛改時 設計不完善
有些人磨到破掉 機油都噴光光
2. 好像是換齒輪油 要拆傳動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