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s912148 wrote:噗好多勁戰擁護者阿雖...(恕刪) 請你搞清楚YMT中駐的位置與設計一各架在引擎底下一各架在車台底下請問哪一各會震哪一各會後移之前廣告更好笑連平衡端子都可以拿來打廣告...感覺快和賈老一樣了別人早有的東西 都可說的好像是自己新創的一樣XD
本身也是Y牌aero車主也試乘過超五也騎過朋友的新勁戰說真的這個SSC真的不是唬人了真的在騎乘上有相當大的差別不僅在柏油路面上小坑洞的處理還是在過彎的穩定性真的可以深刻體會到我覺得要騎過的朋友才知道連我都有想換車的衝動穩定性真的滿高的我覺得再多的測試影片跟測試報告就是很多人會找漏洞會找一堆藉口還有一堆愛酸的網友為什麼不自己親身體會就知啦
測試影片拍攝的目的, 不正是有不少人特別重視車的 "本質" 嗎??比起外型和配備, 引擎運轉抑震性, 懸吊操控穩定性,不也一堆人強調怎麼改也改不來的?? 如今這些本質都達到目標了,至於上吊架在剛性和耐用性的強項, 就不用再多提了,有人提到不公平的競爭, 反倒凸顯了下吊架的剛性和耐用性的缺陷...
奇怪,我的新勁戰架中柱吹油門,是往前跑並不是向後跑而且山葉中柱是鎖在引擎上,不抖應該不可能的就算勁戰不架中住起步也是抖,但這項振動測試跟彎道性能沒關係影片只是跟印證廣告講的,但對於真正的彎道測試不能畫上等於後輪鎖死,基本上只要是車子的慣性是向前的,人不去刻意讓重心偏左或偏右,後輪當然是不會偏的這一點在光陽G3就可以做到了,沒甚麼了不起腳踏車更是輕鬆做到,拍這個影片沒甚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