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機車可用汽車用機油嗎?

所謂Motor Oil,基本上就是一些從石油中分解出來物質加上一些添加物所構成的"液體",這樣比方好了,您去問您家的"閃光",日霜與夜霜可否混用?粉餅或BB霜可否替代?我保證您會得到類似的解答,因為廠商要賺錢啦~~因為要做市場區隔囉!!!都賣一樣價錢? 怎會有賺頭?[無奈]
m91 wrote:
pocoGT wrote:
你是汽油車...加到1公升1千萬的油也會爆炸...無解
除非你換柴油車...(恕刪)

柴油引擎也是會爆炸的...(恕刪)

柴油引擎壓縮比 比汽油引擎高很多
如果爆炸應該更猛才是..
可用的..............但要注意..........
2T...2行程機車用油...不能用在4T...4行程機車上喔.............
dougmichelle2001 wrote:
千萬不要會爆炸!若用...(恕刪)


爆炸的可能性,的確有,但還沒有被鴿子伯臨檢的機會來得高。
鴿子伯臨檢,會叫你開機油蓋,然後他會用一種試紙伸進去,
上下搓動幾下,看顏色,
如果是綠紫色的,就沒事,表示您用的是符合JASO MA標準的摩托車用油,
如果是紅灰色的,也沒事,表示您用的是符合JASO MB標準的摩托車用油,
但您騎乘的是「地址車」,屬無段自動變速綿羊類,
所以最好是紅灰色的,如果是綠紫色的,一樣麻煩,可能會被開告發單,
如果是橘白色的,慘了,那是汽車用油,更麻煩,也會被開告發單以及監理所講習。



















以上純屬虛構,如有雷同,請通知我。






這麼快

月經文已經變成周刊了

離我說的日報不遠了

如果連爬文都不會

那就別騎車 也別亂換油

不然車子會爆炸
炫耀你的車有幾匹之前.. 先告訴我你能發揮幾匹..

目前市面上引擎機油黏度大多是以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
(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簡稱SAE)
所訂定的標準分類,其中標示又分兩大類
一、單級黏度,如常見的SAE 30,SAE 40等
它的定義是以100℃時的黏度來作測示、數字愈大代表黏度愈高。
二、複級黏度,市面上常見的有SAE 20W-50、SAE 10W-40、
SAE 15W-40等。複級黏度機油W後面的數字定義和單級黏度一樣,是以100℃時
的黏度來作測示、數字愈大代表黏度愈高。而W即英文字即冬天(Winter)之字首,
W前的數字代表低溫時所測得的黏度、數字愈小代表愈低溫時的機油仍然不會結凍(低溫
流動性良好)、也就是說數字愈小、愈可以在更低溫環境下使用。一般市售機油大多都以
複級黏度表示,主要是能在兩種高低溫氣候中使用都能維持合適的油膜黏度。

我們該如何選擇合適的機油黏度呢
黏度是潤滑油最重要的單一性質,但不能單靠黏度去判斷油品的好壞(黏度大小不等於品質)
就如同我們吃麵、粗麵條和細麵條,那一種品質好(粗細不等於品質),我想粗細是沒辨法
分別出品質好壞的,只有個人喜好的問題而以,那我們選擇機油的黏度也是一樣,只有合適
自己的愛車使用的機油的黏度,才是好用的機油。
那何種機油黏度才適合我們的愛車呢?
一般單級黏度大多適合重機械車輛或工廠機械使用,對於低溫起動的要求不大,所以我們
一般人所開的車較不適用。因此我們就以複級機油來討論何種黏度適合我們的愛車。
首先我們先討論W前的數字,常見的有0W、5W、10W、15W、20W,這些數字
代表的低溫流動性,數字愈小低溫流動性愈好,如以歐美為例,冬天氣溫可能低至-20℃
甚至更低,機油在這麼低溫時,不可以結凍,冷車啟動將造成的引擎磨損極大,所以應該
選擇0W、5W才適合。而在台灣的冬天,車子可到達最冷高山,溫度最低也不會低於-5°C,
所以10W、15W即可以應付此低溫,當然0W、5W是更好,不過價錢昂貴,所以歐美
汽車廠建議使用0W、5W,那是因為歐美的氣溫低、車子到了亞熱的台灣,而且全球暖化
嚴重就不必使用價錢昂貴的0W、5W機油。而W後的數字是以100℃時的黏度來作測示、
數字愈大代表黏度愈高,常見的有30、40、50、60。高溫時機油黏度夠才有強韌的
油膜,在機件與機件間潤滑發揮保護機件功能,否則油膜破裂造成機件快速磨損。通常歐洲
北美夏天溫度不常高於30° C,所以較適用#30機油或#40機油,不適用#50機油,因為低溫
使用高黏度,機油流動不佳,反而會造成引擎作動阻力增加,更嚴重因不易流動,機油
沒辨法即時潤滑到機件的每一部位,造成引擎磨損。而在台灣的夏天氣溫很高,從台北
至墾丁最熱約40°C,且一整天持續高溫,所以適用#40或#50機油,如果用#60機油也是可以,
但價錢昂貴,熱帶地區適用,台灣用#50機油已足夠,不必多花冤枉錢。

以上說明還是不清楚的話,那就簡單歸納下列(在台灣)機油黏度選擇要點讓大家參考。
W前的數字選用要點(in Taiwan):
冬天選0W、5W、10W<>夏天選15W、20W
新車選0W、5W<>一般車輛選10W、15W<>老舊車輛選20W
住高山低溫區選0W、5W<>住平地常溫區選10W、15W、20W

W後的數字選用要點(in Taiwan):
一般車輛或新車選40、50<>老舊車選50
平順操控者選40<>操駕激烈者選50、60
新車無吃機油選40<>車吃機油選50
輕負荷小車選40<>重負荷大車選50、60
短程通勤者選40<>高速公路或長途用車多者選50、60
平路行駛者選40<>常塞車、常慢速爬山者選50、60
欲較省油者選40<>欲引擎較靜者選50、60

以上只是基本選用原則,至於實際上選用還是要根據每個人自己用車情況調整,
還有車廠建議去調整選擇合適的機油。


以上節錄某機油網站,供大大參考
有機車油嗎...

我只知道分為4行程跟2行程

4行程又分2種

商業用(柴油車)跟自小客用(汽油車)


至於日本搞的M系列認證(濕式離合器)...基本上歐美國家根本不鳥....

大概 SAE API 此2種認證....

全世界能做機油的國家..不到10跟手指頭...

基本上都是自己提煉基礎油.....機油添加劑跟上訴那幾個國家買的

說明白一點..就是那些大石油集團....至於幾個..自己找資料吧...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