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判斷機油劣化&小常識

哈仔 wrote: 劣化這點自然是很主觀的比較判斷... 使用儀器測量自然準確..不過一般人哪有儀器呢? 因此這些方式算是蠻簡單的判斷... 當然你說多黑很難形容.. 但用手指去測試機油的延伸性至少算是比較基本的判斷了 如果基本的判斷你仍覺得不安心... 那就準時換就好了.... ...(恕刪)
(雖然您仍未回應我前述對您的判斷疑惑..)所以溜~ "照著車主手冊作準時換就好"!! 管它勞什子的機油顏色/劣化/機油優劣差異~~
哈仔 wrote: 數據本來就是參考的... 一堆網站上測試的數據都很漂亮.... 但實際跑出來的感受卻不怎樣... 真的要準確就上馬力機...從曲線圖就可以看出一瓶機油的效能如何.... 不過同樣的... 一般人怎麼可能去馬力機測試呢? 所以還是用感官的角度去判別了 ...(恕刪)
那種機油魔人的感受~~ 要靠天份的.. 不幸的是~~ 有些人自以為還真的帶有天份四處張揚錯誤思惟, 最佳C/P值機油, 性能導向機油... @#$%^&, 拜託~ 車車持續使用中, 很多組件在磨耗中, 而且會有連動關係.. 單就一個油門轉動感受, 就直接推定"機油"劣化/差異... 也太神奇了吧~ 傑克!! (這句我常用, 大伙兒別太放在心上).. 諸君應該時有聽聞.. 油門轉動致車車出力不順暢, 就直接蓋棺論定~ 機油優劣/差異.. 看來那些車主胯下的車車都沒有"傳動部份"或者"空氣濾清部份"... 神乎奇技的高科技車車溜!! 殊不知~ 這種判斷思惟是捨近求遠.. 機油特性複雜程度遠遠超過一般維修車廠或一般車主的辨認能力範圍之外, 可是火星塞/電瓶/空氣滤芯/化油器/傳動部份.. 等等較簡單結構組件反而不作確認澄清無誤... 嘖~ 嘖~ 由此觀之, 神人思惟不同於一般常人, 可見一般!!
哈仔 wrote: 其實機油選用真的沒那麼複雜... 如果要提出一堆數據上這版... 相信對很多人來說都不困難... 只是小弟我盡量希望能用白話一點的口吻去推薦一款機油... 畢竟絕大部分的人對這些用詞數據是沒興趣的... 更多人只在乎一件事情: "哪罐好用你就直說了吧!" ...(恕刪)
錯誤的建議及見解/推薦, 比錯選一罐機油的殺傷力更大(一台車車 v.s 多台車車), 是不是呀?!
林北就愛用這款~ 百年老店, 全新感受.. 推出的~
新車使用, 保護極佳, 順暢無比, 老車使用, 安靜有力, 省油明顯, 不新不舊車車餵用, 讚不絕口, 美味可口..

最近半年來, 因為 Castrol GTX系列(20w-50)在大潤x的賣場零售價格漲得有點誇張/離譜...; 故改而選用中油推出的這款機油(一百元有找, 還是有點給它小貴): 中油的這款自家機油為 SJ 20w/50; 以敝人騎乘習慣~ 騎乘車車時油門使力及車車運作的互動感受~ 滑順得很 (純粹感受, 心理因素成份居多, 敝人是手槍伯第78代入室弟子)。
哈仔 wrote: 不過我覺得這點倒是很實際... 其實只要選好用的就好...(恕刪)
唯有這點看法, 您哈仔兄跟我認知一致 (網友, s874760兄的), 認同 s874760兄的思惟。 曾有機油神人去摸/碰機油判斷過稀/過粘 (人類手指表面等同於引擎汽缸表面, 材質相同?!), 還有其他的機油神人用美工刀/小刀刮磨機油目測金屬表面附著能耐.... 百百種土砲方式真的謂為奇觀~ 把機油的"潤滑度"比喻成"粘度", 驚為神人, 佩服耶.. 也太神奇了吧~ 傑克!! (這句我常用, 大伙兒別太放在心上)

自從我吃過"瀨尿牛丸"之後, 腦筋就靈光很多, 考試都一百分吔!


大伙兒可以一同針對這篇討論, 作個結論吧?!
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依舊對我不屑一顧!!
看不懂要表達什麼?! 有其他人能幫我翻譯一下嗎?
從頭到尾只看到不斷重複 百年傳統 全新口味 & 撒尿牛丸
重點?!

如果你覺得這些判斷方式不準的話 你可以不要相信阿?! 會因為這種方式把車弄壞? 太小題大作了吧
頂多是還可以繼續用的機油提前更換而已... 沒啥吧!

這就是最粗劣的判斷方式 我一開始也就說的很清楚 不是絕對 只是個很簡易的判斷法...
怎麼那麼多人提出啥儀器啥鬼東西的.... =.=

嗯.... 我怎麼認真了呢...
Gtr Aero: 彎道! 我就是休止符!!!!
以後我還是不要發表意見好了~~~^^
從這陣子經驗來看... 對小弟我真的是一點幫助也沒有呀~~~
要買的機油買不到... 想文章內容就算了... 噗 還得和挑語病專家&嘴砲魔人解釋...
有這樣的精神和我鬥嘴 不如去自己去開個有意義的文章比較實際~~^^.....
Gtr Aero: 彎道! 我就是休止符!!!!
說到機油有一個比較簡單的測試方法.

光譜分析?酸鹼測試?都免...

只要一張濾紙.

"斑點測試"

整篇貼過來不太好,所以有興趣的可以google搜尋關鍵字

潤滑油濾紙檢測方法(ZT)
splendors wrote:
百百種土砲方式真的謂為奇觀~ 把機油的"潤滑度"比喻成"粘度", 驚為神人,
嗯,其實大部分情況,人們並不會把每一事件、每一句話,都很仔細審視,難免有誤解。

如同前頁 super010 所說,機油有很多對實際運轉有影響的性質,但那些重要的部份其實都難以用人的感官直接判斷。(我想:相對於機件損壞,騎車的"噪振"應該不算機油的最重要的功能吧????)
機油的耐剪切強度應該是直接影響"潤滑度"的,如果要長途騎乘或激烈操控,除了剪切性能外,還要耐高溫。
而"粘度"的直接影響,應該是潑到汽缸壁的時間與狀況。

那麼,機油用一段時間,使機車出現"噪振"的原因到底是什麼?會影響潤滑性能嗎?
我不知道。也沒有看到哪個機油公司對這現象做什麼研究。
油膜破掉就該換油了......

機油就是該保護機器的~不能包覆在機器上承受摩擦就是掛點的油
白馬!馬力夯~~ 瑤瑤:吼哩~~雞雞爸倍啦~ 瑤瑤:我讓你~睡

eric455 wrote:
油膜破掉就該換油了......


那要怎麼知道油膜破掉勒??

PS.不要再用那種土法煉鋼的方法,來點有科學根據的東西吧
pocoGT wrote:
那要怎麼知道油膜破掉...(恕刪)


小弟提供的方式只是個粗略的判斷法....
不代表說有上述情況一定是劣化或是沒劣化.... 只能說有以上的情況=很有可能劣化了...
剛在msn上才跟k大聊這問題...
我們一致的想法是: 有經驗的人根本不需要看 騎一下就知道了....

這事情真的沒那麼難好背~~
不用這麼追根究底....(有點後悔發這篇了....)
此外 劣化這件事情....當你一直騎...越來越不順 可是換了機油就好了...
想也知道是機油的問題呀~~~ 扯啥傳動一堆其他的東西幹麻=.=
這種x為常數 y為可變數的問題 .... 實在是不需要拿出太多的事情去做假想....
Gtr Aero: 彎道! 我就是休止符!!!!

哈仔 wrote:

我們一致的想法是: 有經驗的人根本不需要看 騎一下就知道了....


不過....老實說啦,我用過幾支礦物油有越用越好用的感覺

像是殼牌 ADV 20W50.CHEVRON 10W40都是大約用到800~1000的時候最好用

然後1000就換掉了...再上去也沒試過


簡單的說....管他三七二十一...看手冊處裡就好了
d120000 wrote:
說到機油有一個比較簡...(恕刪)

我常說
機油不是黑色的拉~他只是顏色濃了一點



這是我以前做過的測驗

好市多買的嘉實多黑罐5W50

在四期噴鵝中使用800km

使用環境~市區走走停停 大油門加速 急減速 拉尾速...

只要中間沒有灰色的物質都ok的
我喜歡研究車~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