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十幾年來,他竟沒漲價,這也是奇蹟。
小弟一直都騎檔車,這一瓶其實不大好拉是真的,
但是,一千公里以後也感覺不出衰退,這是他厲害的地方。
還有,我記得這一瓶的瓶身上不是說是半合成的嗎?
至於美孚的 super 15W-50,那一支有 Jaso Ma
所以,我偶爾也會用一下。
這一支更黏,更不好拉,也不耐用。這都是缺點。
但是,小弟認為這一支其實是給小檔車中的老車用的,
老車需要1.常換/補黑油 2.因為汽缸磨損間隙會變大,需要更黏的。
所以,小弟的老車,用這一款一點都不心疼,而且還頗好跑,
但如果給新車用,根本是自己找罪受。
但老車用的好跑的礦物油,還是首推Chevron 20W-50那一支,跑長途尤其順!
老車定義(單缸,十萬km以上之國產小檔車)
至於推薦「不好跑」的油,這一款只有API SG,試用過後,覺得很怪,
總之,難跑,所以,500KM不到就請他下車了。但優點是還不算貴啦。(但這方面又比不過GTX)
最後,倒也不是擋不擋人財路。
不同的車種,不同的車齡,不同的操駕習慣,適用不同的油。
像樓主認為嘉實多5W-50與美孚super不好跑,小弟卻不這麼認為,
因為各有優點與適用車種,這還是要多靠討論才知道各家長處的。
masao.tw wrote:
當然如發文者所說,5w50若真是礦物油,裝成「全合成油」的話,那真是感覺有點差,所以大家在購買時要把他想成160~199左右價位的「礦物油」再決定是否下手
不過我好奇的是一般礦物油前後差距沒法這麼大,大都是10w40或20w50左右,礦物油能做成5w50,他是加了什麼好料?還是說他的5w50番號是假的阿?實際不是5w50?
因為基礎油是GroupIII的加氫裂解油目前也是廣義的合成油,在歐洲這類氫裂解油不是合成油,
在美國則是。至於為何如此,這就是個商業問題了。
不過以GroupIII為基礎油的油品,標籤打出合成油的確是合法的這樣。
castrol這罐5w50就是GroupIII的合成油。
大廠的GroupIII合成油的特點就是"便宜",
因為氫裂解製程的成本只有GroupIV,PAO製程的一半而已。
像大家很愛去Cosco搬的Chevron 5W40這罐全合成油就是氫裂解油(Chevron本身就是氫裂解油的大廠)。
不過話說回來,也拜Cosco之賜,讓大家知道到底氫裂解油為基礎油的油品到底可以便宜到什麼樣的程度,
再回頭看看其他氫裂解的全合成油,可以讓消費者開始思考值得這樣的價格嗎?
五百公里震動開始變大 七百覺的不換不行 撐到八百才換... (解脫)
唯一優點:拉轉"好像"有快那麼一點點...
嘉實多磁護
幾乎跟嘉實多黑瓶一樣效果
唯一優點:尾速"好像"有快那麼一點點
以上兩灌:我心中的終極大地雷,抑震極差、噪音極高、衰退極快、八百換下來都跟水差不多
不過我的車子好像還沒有因為機油換口味就掉尾速...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