獒犬 wrote:那些環境因素和行車條...(恕刪) 其實不用講澳洲拿越南 泰國 印度 這些地方來比就知道了這邊的機車也大都是2000~3000以上才換機油的頂多只是需要常檢視機油量並且視情況補充機油要比使用環境的話 這三個國家也不會比台灣好到哪裡去塞車 溫度等道路環境 樣樣都比台灣更慘好一陣子前還有人貼過印度本田和鈴木的機車保養規範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6&t=612641&p=11所以啦說台灣使用環境惡劣很難講得過去 只能說是使用習慣不同 順便增加消費促進經濟發展
comanche wrote:所以啦說台灣使用環境惡劣很難講得過去 只能說是使用習慣不同 順便增加消費促進經濟發展 以前我都不信這句現在有點信了外國地方大,里程數增加超級快如果原廠說機車每1000km要換油這台沒人會買因為就算自己換都會換到煩我這邊大部分的人都是自己換油因為車廠收費都很驚人我第一次上當去車廠換之後就再也沒去車廠了299AUD..........用搶的還比較快
小弟以前也是住澳洲,真的是大到不像話,出門10公里隨便一晃眼就過去了,隨便跑都有100公里...我那在玩重機比賽的日本室友剛來澳洲時說:"我想騎機車環澳洲",一個月後改口:"我看還是改用開車好了",半年後說:"我想去學開飛機".....出了最熱鬧的市區後,每個紅綠燈都離好幾公里甚至十幾公里,很多路口都是用圓環,所以除非是很帶賽才會有遇到紅燈需要煞車再起步....加速是引擎最吃力的狀態,越少加速就越不傷引擎~~像我那時開的10年老車(20萬公里)在換了機油後,從墨爾本開到雪梨(一千多公里,連續開了十幾個小時)後,機油尺抽出來看,油還是像剛加的一般透明喔~~像從墨爾本開到雪梨,每次油門一踩到底就保持極速長達一兩小時沒收過油門(要兩腳交替踩油門,不然腳會抽筋),若是錯過了一個交流道,下一個可以掉頭的交流道在200公里後....加油站會寫著:"這是接下來700公里內最後一個加油站...."而且像從墨爾本市區要到最近的山要開車三小時以上,放眼能見的都是平地,肉眼就可以看到幾十公里外的其他衛星都市(就極遙遠的地平線上可以看到有一些"毛"),所有道路都是直線,加一點油就一直跑一直跑....因為大部分的都市建設在50年前都完成了,所以極少施工,空氣真的是乾淨到不行,連手去印地面都還是乾淨的(所以很多澳洲人喜歡打赤腳走路),空氣濾心開很久都還是超乾淨....不過夏天溫度可是超高,白天隨便都破40度,放在汽車儀錶板的塑膠物品(像原子筆)都可以直接玩拉麥芽糖....而晚上溫度會掉到十幾度,若是在內陸沙漠地區甚至會掉到接近零度....因此所有車廠都會把車送到澳洲做耐候測試....所以千萬別用台灣的思考方式與經驗套用到澳洲喔~~
其實以市面上現有機油 包含考慮 台灣使用狀況 3000KM 是沒有問題的主要是國內經銷商要賺維修費用 所以內銷板一直以來都是 1000KM而國外保養習慣類似汽車 一班要求 5000~6000 才更換,但是 單缸小 CC 數的 撐到 5000 說實在蠻難的所以台灣出口 的 單缸小 CC 數 幾乎都是3000 KM但是 Y牌 歐洲版的 125 水冷 居然 編寫 6000 KM 才真是猛耶
2~3000換一次...如果順順騎,應該還是可以的...如果油好一點的話..以前聽說過有二行程的...7.8年沒加過機油也有人四行程的...買車到近萬公里了...才知到要換機油好像都還騎的ok...(其實不是聽說.. 前者是我朋友的老媽真實體驗..我朋友要考到駕照要騎那台之後才發現這件事)(後者是...我哥去保養機車時聽到有人騎去機車店要換啥東西的...才知道這件事)..猛阿!!我不會讓我的車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