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

台灣機車(機械腳踏車)外部成本民眾感受低,課徵稅收的必要性討論


alec801 wrote:
Shawn732兄
我說的是
你所說的"以後"
並不是指"現在"喔
可以告訴你的
以後油電混合車的車價
絕對比現在還高 而且甚至高出2-3倍


又不是只有油電能選
我說的: "至少也要油電車", 並沒有把電動車排除在外吧...

反正現在又不急著買車, 就慢慢等吧.

alec801 wrote:
Shawn732兄我...(恕刪)
歐~~~我們別裡他了= =..讓他繼續去想不知道有沒有機會達成的未來吧
電池使用真的是很方便
現在可以隨手取得
日後電動車電池也是一樣
我也絕對相信 科技精進的日新月異
絕對是有機會 可以創造出一顆電池走天下的地步
就像核能
雷根號航母 核子潛艇 都可以20年不用補充燃料
但是使用過後的核廢料呢??該怎麼儲存怎麼處理
日後電動車的電池也會走上同樣的地步
放我家放你家放隔壁
我不會同意相信你也不會同意吧
電動車不是不好 我也曾心動而寫出企畫案
但是經過深入去研究 並不是一個好的替代能源
而是 造成二次環害的殺手

昆蟲博士 wrote:
歐~~~我們別裡他了...(恕刪)

呵呵 就祝福Shawn732兄 早日達到您的目標
也該睡了大家明天又要為肚子打拼了 晚安喔 各位

Shawn732 wrote:
再來我說了, 其他縣市大眾運輸不發達不是因為沒有需求.
而是使用汽機車的門檻太低了.....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刻意提高私人載具的門檻以創造使用大眾運輸工具的需求.

像台灣這樣限制很低反而不是應該有的現象.



本末倒置...
使用大眾運輸工具的需求一直都有,應該先建造夠普及的大眾運輸工具供人民使用才對吧?
還先提高使用汽機車的門檻勒...即使提高了,原本負擔的起的若變成負擔不起...
你該做的大眾運輸又沒先做好。那你是要這些負擔不起的人民去死嗎...?

更何況使用汽機車的門檻高低根本不是重點。真要講台灣要使用汽機車的門檻也不是真的很低。

交通法規、政策有問題才是重點。
開版的跟你的論點都有拿傷亡率來作文章。不過談傷亡率前,也請將肇事因果考量進去。
別直接認定機車肇事死傷機率就高,如果沒違規,怎麼會有肇事?
現有的交通政策、規範實際上有很多問題
(酒駕刑罰輕、亂搞的車種分流(禁行機車道)、政府放任瓜皮哈利帽..等不安全的"安全帽"上路...等)。
很多法規政策鬆散不先修正檢討以降低肇事傷亡的機率,反而一直在打高空放眼未來有什麼用?
你不先解決這些重點,就算未來汽機車從吃油的變成吃電的又如何?
行車觀念、有問題的法規政策不修正,交通一樣亂、肇事傷亡率還是一樣高啦。

Shawn732 wrote: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刻意提高私人載具的門檻以創造使用大眾運輸工具的需求.



靠大眾運輸跑業務,哇~~~好棒喔
如果老闆同意的話...還有補貼高額的費用...
前面有一位版友提到一個很有趣的建議

"一日無汽車日"和"一日無機車日"

看看哪一天比較痛苦
咦?這篇還在啊!我以為七早八早就會被收進資源回收桶了說…

怎麼不見管理員以具有火藥味的文章鎖文?
典型的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一切理由只為-課稅-。
要達到節能減碳的方法跟政策可以很多元化,但是到頭來如果用課稅這樣的方法,百分之百根本就不會達到節能減碳的效果。
一台機車能課多少稅,能跟汽車一樣重嗎,先被財團罵死,所以所謂的健康稅,到最後也是在購買機車的族群能夠負擔的範圍之內,變相是一種成本的負擔,所以課這種稅,真的能讓機車減少多少,我看能有1%的數值就很不錯了,so~這樣的方式能節能減碳,根本只是找藉口在搶錢而已。

或許人家會說我反對節能減碳,我並沒有那個意思,節能減碳是好事,只是這政策打著一堆鳥意義,實在看不下去。

記得以前學生時代在賣場打工,遇到第一次所謂的菸品健康捐實施,當然就是要鼓勵人家少吸菸啦,不要危害人家吸二手菸等等,小弟我也很認同這樣的想法,但是我要強調的是這樣的政策....根本就沒用,實施健康捐之後,沒看過任何一家煙廠或是代理商倒過,煙的種類與數量更是硬生生從一個貨架便成三個貨架,買菸的人也不曾減少過,但不變的是一人一句 中華民國萬萬稅。

很多問題有需要也必要被解決,但不是永遠那一招 ,不要給臉不要臉,要你稅,你稅就對的...XD
garymws wrote:
典型的欲加之罪何患無...(恕刪)




老實說,要錢就明說,大家會理解的~~~
要是找一些爛理由來欺騙群眾還死不承認一直辯的話,那就很難看了
  • 3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