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hung wrote:
台鈴、不,應該是日鈴沒把重心放在台灣,台鈴替日鈴代工就好了,台灣78環保科技,不會做車又比人家嚴,日鈴賣外國就飽了,還要為台灣78的環保再設計符合台規車,為符合台規,成本又要拉高,台灣鈴木車又小眾,我要是鈴木社長,台灣加減賣,營業額也沒佔多少,還要為台灣開發新車,這新車外國賣又划不來,那為什麼要替台灣開發新車?
明明是suzuki沒競爭力吧
怎麼被你說台灣市場有多爛
人家山葉是日商 還不是爽爽賺
tom5784 wrote:廠力不同,大山葉大小鈴木很多,尤其鈴木拿來台灣組裝的車,很多都失敗告終(RG125或TU250),我是社長,我難道不會先看看先前失敗的經驗?那最保險的就是拿別國有在賣的車種,加裝環保裝制在台上市,就算賣不好,也被別國盈收分攤模具成本,要為台灣開個特規模具,也不保證賣的好,萬一賣不好,也不可能拿台規高環保水準拿去別國賣,成本高,售價一定打不過其他低價車種,最後落血本無歸,連大獎賽我小鈴木也全力支持motogp“兩台“而已,要為一小眾市場開個特規車種,實在是很難,台灣機車也算飽和了,如果要為越南開個越規車種,根本不用考慮,人家經濟正起飛,市場大台灣太多了
明明是suzuki沒(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