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討論]是Noodoe拖垮Racing S的市佔?


CCRen wrote:
年輕人團體難免有群...(恕刪)


分析中肯阿

要我也買FORCE或S妹



我不是碳水化合物 wrote:
最近因為GGR的崛...(恕刪)


樓主的文章充滿矛盾
很多地方都跟GGR的崛起根本無關

Y牌在台灣,古老的流言一直流傳了一二十幾年
就是這個流傳的口碑,讓勁戰的市占非常的高
在沒有GGR之前,就一直是這樣了

racing S有它市場策略錯誤的地方
跟GGR有什麼關係?

其他車種,賣的一樣嚇嚇叫呀
又不是只有RACING S一台車
拿單一車種的銷量,來代表光陽?

如果說樓主的主題是導航內建拖垮一台車的銷量的話
列舉的其他車種,通通有內建彩色導航面板?
也沒有嘛.....

看看真實銷量


感覺這篇就是GGR秀存在的文章

希望GGR的迷,就好好的宣傳它的優點就好了
不要再拿這樣無謂的比較來秀存在了...



我不是碳水化合物 wrote:
最近因為GGR的崛...(恕刪)




RCS賣的不好喔…那路上怎麼常常遇到,麵條不是已經改善吃電問題了嗎!還有按造樓主說法force跟smax不在討論範圍吧…因為是155cc的…哈。還有狗肉沒有政府補助你會買嗎?
其實如果從總銷量來看,2017年YAMAHA/光陽的確被吃掉不少市占。

這個125~150級距看起來光陽是受重傷。(而且大家會因為有150ABS而放棄 Racing S 125)自己打到自己

電視新聞之前的確也分析過,GGR的崛起讓2017年和2018年的速可達市場帶來很大的衝擊。

受重傷的是YAMAHA和光陽


但是就光陽而言憑良心說Racing S是一台好車。

但是為何會在這個級距掉這麼多?

故分析

1: Noodoe的推出造成市場期望落差太大!

如同樓上有人說

買Racing S 150不如買SMAX或是Force

2: Racing S 150 和 125,價格上面和銷售策略沒有做區隔,自己打到自己
(新勁戰 / Smax / Force)都分得很清楚,所以克群幾乎可以通吃

如果是我

現在又多一台FNX可以選擇.....我也不會買Racing S
為什麼Racing S會賣不好?

很簡單呀...

外型不夠耐看

說真的外型決定一切


而且現在山葉還有兩款光陽完全沒有的級距 (Smax,Force)

現在這種結果只能說不意外啦


-=ARtaNiS=-
RCS-150如果出沒有Noodoe的版本,然後降價跟四戰相同價位,應該就會大賣了
其實從各家150級距的機車差異化來看就清楚原因了。

撇開外型(畢竟見仁見智),150CC各家主打的是什麼?

YAMAHA- SMAX/FORCE = 半水冷及多5cc的排氣量
KYMCO - Racing S = Noodoe系統
SYM - Fighter = 配備(舊產品已無競爭力)

你要考慮150這個級距的時候,哪個更吸引你?
換句話來說,你會因為Noodoe系統還是更好的動力操控去選150機車?

另外我是七年級生,以前騎GTR一代品質真的好,自己不懂車亂改改壞,後來換fighter一代,品質真的跟YAMAHA有差,同時期光陽G4/GP/VP問題更多,後來換FORCE後,發現SYM跟KYMCO的產品根本不在同一檔次上,真的騎過就知道差很多,我發現兩陽近年主打的重點都有點偏,搞一堆有的沒的,其實消費者根本不是很在意(多數消費者不在意),給一台好騎、品質好的車,才是消費者要的。
景氣不怎樣好
大家當然都買 國民車
反正白牌 可以代步就好
不需要多花錢買 配備那麼好的

銷售量跟景氣也有關係
音浪太強~ 不晃會被撞到地上 !
YAMAHA的車騎過就知道了 不是我在捧
我以前也騎光陽的 之後換勁戰兩年 13年再換到SMAX
遇到兩次招修
而且SMAX除了幾年前有災情以外 幾乎沒甚麼問題
車殼密合度 引擎精緻度 跟操控完全不同
YAMAHA的車品質 不在同一個檔次
有問題YAMAHA也都願意招修 他廠呢? 自己抹牛屎吧
所以新的儀表那些炫砲功能幹嘛呢
車的本質都不提升 盡搞一些酷炫功能騙騙出社會小朋友而已
等到小朋友改爛了 想換第二台車時 才會想到車的本質 還是車架 引擎 外型等
自然吸引不到客戶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