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有人用過中油的機油嗎?

中油的G1礦物油是跟殼牌技術合作,在高雄後勁廠生產
這支油的評價非常好,同時有殼牌和中油的兩種包裝銷售
但是後勁廠關廠之後就跟著停產,改為進口國外的成品油

中油的G2/G3礦物油(有些廠牌會把G3+等級當作是合成油)都是從韓國SK進口
而韓國SK的煉油技術是跟美國美孚合作轉移的

中油最大的敗筆就是這麼多年下來完全沒有自己的煉製技術,只會買現成的油來混添加劑

如果要用中油的礦物油,就直接買殼牌就好

如果要用中油的合成油,就直接買美孚就好


台灣所有機油
就是中油的最有保障
還有好市多賣的機油可以用以外

其它的
通通不建議用
因為假油真的很多
而且一大堆在國外開公司
自己再進口化工配方油+基礎油調和的

肚子三層非一日之饞 wrote:
中油的G1礦物油是跟殼牌技術合作,在高雄後勁廠生產
這支油的評價非常好,同時有殼牌和中油的兩種包裝銷售
但是後勁廠關廠之後就跟著停產,改為進口國外的成品油

中油的G2/G3礦物油(有些廠牌會把G3+等級當作是合成油)都是從韓國SK進口
而韓國SK的煉油技術是跟美國美孚合作轉移的

中油最大的敗筆就是這麼多年下來完全沒有自己的煉製技術,只會買現成的油來混添加劑

如果要用中油的礦物油,就直接買殼牌就好

如果要用中油的合成油,就直接買美孚就好


暈倒,基礎油和潤滑油/機油傻傻分不清.....
基礎油工廠都是買設計來蓋,包括台塑,
中油高雄煉油廠關門後,
原廠內的中殼(中油與殼牌合資公司)生產G1基礎油工廠也停止運轉,
但說到底基礎油技術都不是啥殼牌或是美孚,
在2008金融風暴前中油有編列預算要新建基礎油工廠(Group II),
基本設計也已經和德國Lurgi AG公司買了,圖都畫好了,
無奈金融風暴前原油物價高漲,
中油編列的預算不足執行實際建廠工作(怪中鼎嚕~)
所以該工廠預算被撤掉,
後來台塑把基礎油工廠蓋好後,中油就再也沒想過蓋基礎油工廠了....

台灣銷售的國際品牌機油/潤滑油都是台灣工廠代工,
關鍵在於配方,誰家的基礎油影響不大....
基礎油是料理的食材,添加劑是調味料,食材差你用再多調味料也救不回來

briangwang wrote:
關鍵在於配方,誰家的基礎油影響不大....


如果你說的配方指的是潤滑油的調配,添加劑都是現成買的,用來調配基礎油的特性

一瓶潤滑油裡面基礎油在95%以上,添加劑只是微量

基礎油的品質才是決定了一隻潤滑油品質的關鍵因素,怎麼可能影響不大


briangwang wrote:
在2008金融風暴前中油有編列預算要新建基礎油工廠(Group II)


如果你說的配方指的是基礎油的製程

中油和殼牌合作的CPC中殼公司,在後勁廠生產G1

工廠是中油的、生產製程技術是殼牌的、生產原料是殼牌自己進口的原油 (不用中油採購的原油)

光是花錢蓋廠,沒有自有製程和相關Know-How,能做出好產品嗎?

中油為什麼要跟韓國買G2/G3基礎油,就是因為中油自己承認自家試產的基礎油品質不夠穩定,不敢上市銷售

基礎油的品質才是決定了一隻潤滑油品質的關鍵因素,怎麼可能影響不大
肚子三層非一日之饞 wrote:
如果你說的配方指的是基礎油的製程

中油和殼牌合作的CPC中殼公司,在後勁廠生產G1

工廠是中油的、生產製程技術是殼牌的、生產原料是殼牌自己進口的原油 (不用中油採購的原油)

光是花錢蓋廠,沒有自有製程和相關Know-How,能做出好產品嗎?

中油為什麼要跟韓國買G2/G3基礎油,就是因為中油自己承認自家試產的基礎油品質不夠穩定,不敢上市銷售

基礎油的品質才是決定了一隻潤滑油品質的關鍵因素,怎麼可能影響不大


殼牌自己進口的原油?我覺得你想太多了....
原油進口是特許執照,台殼並沒有這權力,
且你說為生產基礎油進口原油?有待過煉油廠的人都會笑翻.....
鐵定賠錢賠到哭,你要是有接觸煉油廠,
可以實際去瞭解看看.....

我就和你說,基礎油的製程不是殼牌的特色,
當年中油是買Lurgi AG的G2製程,而台塑是買Chevron的基礎油製程,
不要再用市售機油品牌來論斷基礎油的製程技術,
完全不同世界好嗎?

中油為什麼要和韓國買G2/G3基礎油??
因為中油自己沒有G2/G3基礎油工廠阿!!(暈)
就說唯一的一座基礎油工廠中殼(高雄煉油廠)已經關門停止運轉,
所以所有的基礎油都要外購,
那是啥品質不夠穩定,以訛傳訛也太瞎了
再說中油是公開招標,價低者得標(政府採購法,標案都有紀錄的)

現在中油有参配廠,是機油/潤滑油的產品生產線,
甚至也接殼牌與其他外國品牌OEM..
過去最便宜的有嘉實多 GTX與雪佛龍,但是好像漲價了,想不開讓中油賺來發年終? 哼哼

X-SHOW wrote:
台灣所有機油
就是中油的最有保障
還有好市多賣的機油可以用以外
其它的
通通不建議用
因為假油真的很多
而且一大堆在國外開公司
自己再進口化工配方油+基礎油調和的


沒錯,這就是中油的價值...
大統的棉仔油、頂新餿油事件爆發的時候我就在想
吃的油就一堆假的,黑心商人會放過車用機油嗎?
何況國內用量這麼大(國內車輛保養里程僅外國的一半)、利潤那麼大(重製油真的好好賺)、風險又相對很小(起碼不會死人)
看看每年進口潤滑油的總量+國內生產潤滑油的總量
是否大於潤滑油的總需求量?
沒有的話,這個問題就好玩了。
所以為何國外機車可以3000才換機油,台灣卻要1000?
所以為何國外汽車可以10000才換機油,台灣卻要5000?
用的純正油品,跟國外一樣機車3000換/汽車10000換,我想應該是不會有甚麼問題。
如果用的是重製油、假油,穩定度跟壽命只有純正潤滑油品的一半
我覺得也是很正常的,搞不好更差?
個人認為市面上假油、重製油搞不好多過真油
甚至就連販售的店家也不曉得自己叫進來的油品來源
更別說完全不知情的消費者了
大家有常聽到假機油的新聞嗎?或是政府有在抓那些不肖廠商?
在這樣環境之下,真的只要不是假油都是神油
我過去也曾經用過一罐五、六百元的機油,前前後後用過二十幾款機油
到現在是國光牌特優級15W/40礦物油的愛用者
(去直營門市買到假油機率幾乎為0)
基本上你要買中油機油又要便宜,就去找中油經銷商購買,如下
http://new.cpc.com.tw/division/lb/location-text.aspx?id=8

應該就有好的價格了
他的網站上 有賣迅雷4T 10W40 一瓶150 我機車用一箱了

其它國外大廠水貨 以台灣黑心的實力

真的有純正嗎? 吃的都敢參了 機器用的怎不敢

參個50%回收油 你也騎得嚇嚇叫 好好用喔 國外大廠的油就是好用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