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樣來說 前輩們的建議是先進修再考慮放棄這一行,還是?
再視情況做決定嗎?
還是說,先換份可能薪水較高的工作
然後瘋狂的存到我可能夠我撐過1-2年的過渡時期再來打算開店嗎?
-------------------------------
事實上現在的客人越來越難應付
站在服務業的立場
事實上我們是不能跟客戶起爭執的
但現實面上有些情況下真的沒辦法會跟客人吵起來
畢竟真的能理解這行業困難的客人不多
弄的我現在在修車時,看到年份較久的車子
我都會先跟客人說明
例如:
有點年份了,修A可能B處又不知何時會壞
你這零件,拆了可能就會壞甚至裝不回去(例子就不舉了,太多案例了)
車子要詳細檢查可以,但實際上那時要壞我們不保證,畢竟沒壞的東西,我也不可能先幫你換
說真的,一般車行不太會告知這些東西,這真的是被練出來的
-----------------------------------------------------------
說真的,能理解的人不多,不過我並非抱怨,只是感嘆
技術與服務 < 價位
以前那有什麼保養定型化這種東西
換機油,換完收完錢就走人了
現在換機油,胎壓,煞車,燈光,中柱上油,邊柱上油,煞車拉桿上油等等
這變成是必需的了(但本來就是必需的了),不過大部分客人都不領情~"~
弄得現在修車跟跑業務沒什麼兩樣
老闆從原本早上8點開門..改10點..改12點..改到現在下午3點後才會開門
晚上有人約就會等..不然10點關..
因為白天跟本沒人上門=-=他們那店門口看出來看的到的地方就4家車行了..
問題來了..這樣老闆靠什麼生存??
3點-10點才7個小時..
旦老闆就是有辦法打平一切開銷..
有時..不光是靠技術或是價錢..
有些時候..你有想過你開的店會有什麼特色嗎?
而這特色會吸引人大老遠的過去找你修車?
如果你沒辦法給你未來的店找到他的定位..
建議你自己多三思..
像很多出名的工作室..
他們的位置也都不突出..
還很多在很奇怪的地方
旦人家就是因為作出了他的特色
人家才可以生存下去..
所以..開店不是問題..問題是..你要如何經營出自己的特色
天水麒麟兒 wrote:
所以說這樣來說 前輩...(恕刪)
建議再進修(一樣從事車行.順便累積資金)..
資金夠了..等開店..可以先請一個半技師(至少可以幫你拿料或者有突發狀況2個人比較好處理)..
堅持自己的理念...不要用消價來吸引客群...多以服務技術取勝....
現在的消費者很....
消費者:(老闆..我上網看CDI一個才XXX...你怎收我XXX).....(顧客現在只看到最低價多少.都沒考慮到執行者的技術工資了)
在消費者眼中...技術越來越不值錢...堅持技術服務..堅持服務品質...但不要被消價打敗了...
註: MD消費者怎不去跟飲料店抗議...一杯成本可能不到10元....賣35元
天水麒麟兒 wrote:
各位前輩們好小弟不才...(恕刪)
個人是不太看好繼續增加已經滿坑滿谷的機車行了.
有機會可以觀察一下街上的私人汽車保養廠, 也就是這10年吧, 這個曾經養活多少修車人的行業, 現在已經大不如前了. 理由很簡單:
1. 過度競爭, 供過於求.
2. 現代資訊透明, 修車資訊網路上唾手可得, 之前誆騙車主以求暴利的行為現在很難再做了.
3. 網路發達, 有心人很容易學到相關的技術. 就算有一些眉角, 在修車廠瞄一下也學到了.
4. 現代的汽機車材料零件容易取得, 懶一點還可以上網訂購, 有心人很容易算車修車廠賺多少.
5. 最大穩定的獲利來源-換機油, 現在有許多車主都是自備的, 勤快一點的自己換, 單單就這項就可以重創修車廠的獲利.
接下來電動車/電動機車的時代要來臨了, 這種車不太需要保養, 壞了一般修車廠大概也沒有能力修電機的部分, 所以之前的技術有一大半未來用不到了.
建議還是多賺一點錢, 同時多充實自己熟悉下一代流行的東西並預作準備, 適當的時機再來開店做老闆, 但讓你賺錢的就不是修傳統的機車而是其他的東西...
PS: 雖然我自己也是技術出身, 但是技術本身的門檻如果不高, 還是無法保證獲利. 長遠看政府終究會逐步限縮機車的規模或是改為更環保的交通工具, 這會像溫水煮青蛙一樣讓整個市場熟到沒有利潤. 我自己也處在一個過度競爭而且成熟的產業, 這讓步入中年的我更是寢食難安, 怪只怪10多年新興的機會自己沒有把握, 落到中年還要面臨轉業的危機... 31歲是人生的黃金年齡, 多注意一下身邊的人事物, 也許你會發現你的貴人已經出現了...
放棄實在很可惜,我想你應該是在瓶頸,
30歲正是想要像世界證明些什麼,卻又焦慮於未來的不確定
我曾經晚上在台北嘉興街的巷弄間看到一個老師傅,
在自宅門口前打個小燈在拆解擋車引擎 (後來才知道是老車界有名的吳老闆)
和他攀談後,他說十幾歲就開始修車了,言談間不斷感受到的是專業和熱誠
會讓我放心得把車交給他修理,不用擔心修理後品質得問題
那種情境讓我感覺有一種莫名的感動,覺得修車也是一種技藝和藝術
你現在有功夫,需要得是一個舞台去展現自己更多得可能
世界上得皮包那麼多,就是會有人願意花更高的代價去買有好品質得產品
你有功夫就不怕沒飯吃,你需要得是去思考和摸索可能成功得模式,開店或是開工作室也好
選定方向就勇敢得跨出去那一步,遇到困難再去思索修正,你會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我相信阿P,孔方,光頭小任都是很成功的例子
我有看過一本書叫 摩托車修理店的未來工作哲學,讓我感覺修車的過程,遠超過表象看到的那個樣子
只要你有功夫,有品質,讓客戶知道付出的錢值得讓他更安全更方便,口碑做出來了不怕沒有客源!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