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擊起子 wrote:MOTO GP跟台灣...(恕刪) ...應該超越天堂等級了....這世界上沒有任何形容詞可以比喻了<以台灣路面當標準的話啦>到叉要是調的好 可以順著起伏過彎 不過= =前提..條的好 而且個人覺得真的比較適合用在大車上面某些180小羊要上 真能有效果??<...等我去完試乘會就知道了>
lanewgo wrote:那一種效率好?先壓縮...(恕刪) 要看使用的情況來決定.就算是motogp,也會有設定上的不同輪胎就是一個例子囉.motogp的設定即使在路況好的市區,也不見得是很適合的.煞車就是一個例子.這個煞車在高溫下才能發揮效益
煥仔 wrote:要看使用的情況來決定...(恕刪) 要講的簡單易懂就是說GP都是2百多到300再跑 入灣至少都要一次減近百KM的時速才有辦法入彎所以要可以抗高溫的碟盤<工作溫度較高> 但是平時我門自己騎車又不是跑GP都在200多上下所以不管是懸吊設定跟輪胎或是煞車都跟一般的很不一樣以輪胎來說就像F1的 因為GP場車扭力大 如果跟一般的胎一樣軟硬度很快就過度脫膠 和過熱 跟魔耗過快懸吊設定當然也會不一樣 為了要應付強力的煞車 不僅強度要夠 吸震也要夠 還有入彎的快速減速所產生的G力對抗......大概就是這樣了= = 樓上的幫你補充的還不錯吧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