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木瓜牛奶 wrote:
機油 根據可靠消息指出 美孚合成機油最重要的原料PAO 每公噸8萬元
如果1公升=1公斤的話 每公升成本80元 如果100%PAO的話 但還沒算添加劑呢
以一罐金蓋銀瓶的美孚1號來說 230元 -80 -添加40好了=110淨利(原廠+經銷+大中小盤+零售的抽成)
所以成本約120元
算法不太對,應該假設添加劑比例再下去分配,拿你的例子來說1公升的金蓋銀瓶的美孚1號,假設添劑比例是15%那成本應該是80*0.85+40*0.15=74才對

而且歐美的報價通常都是FOB價格,還要另外在加運費和保險,另外買進來還要有油槽可以裝,以1000KL的油槽每月租金大約是20萬,假如前次裝的油不同還要負擔洗槽費用,而1000KL的油槽大約只能裝800公噸而已(油槽不能裝到滿),另外每次打油都是以KL算錢,而且每打一次油=多一次耗損,接下來還有油罐車運輸費用,掺配也要錢,罐裝也要錢,包裝材料要錢,成品運送還要錢,接下來才是經銷零售的毛利....所以成本分析的部份在加油點好嗎

zsuper0405 wrote:
你說度量衡檢驗完了還...(恕刪)
+1
沒知識也要有常識
還據可靠消息咧
樓主去加油站混個幾年當上管理階層的主管後再來PO文吧
度量衡檢驗完了還可以偷改且很容易咧
當加油機的流量計是玩具嗎
除了加油機廠商的工程師
加油站人員根本沒那個能耐與技術
而且油槍若不合標準(誤差千分之三內)
是要封槍不能使用的
要向度量衡申請會同加油機廠商工程師才能調整
否則被度量衡抽檢到會吃不完兜著走喔
請問樓主
除了加油機的流量計
您所謂的油槍 油槽....等等
哪個環節可以動手腳偷油呀
小弟孤陋寡聞
敬請樓主賜教
讓在下長一下知識
有些降價的加油站
是跟銀行做策略聯盟
降價金額並非全部由加油站吸收
是加油站跟銀行共同分擔
統一木瓜牛奶 wrote:
根據可靠消息來源 .....
每公升賺2.483元 (要水電+人事+保養) 也不算好賺 以98 31元來說 3公升多賺8元而已...(恕刪)
版大這種算法真的是很怪
老是找最看不出來賺錢的模式來看
這樣怎麼會對呢
來機車版就用機車的算法嗎
機車真的不是很賺這滿確定的
但換成是汽車呢
一台普通的車可能有40L的油箱
就不要去算那種6,70L的了
40*2.483= 快 100了
一台車加滿油要三分鐘嗎
也就是一小時如果來十台車他就賺了1000了
為什麼這麼多人做24小時
因為一個工讀生一小時125元的工資
一小時只要他加了二台汽車
那麼一定可以賺超過這個工讀生的工資
其它的都是固定成本要被攤銷的
其實點好的話是很好賺的
很多台北縣市的點每天早上都是用排隊在加油的
一個小時一個站20台車肯定跑不掉
那真的是賺翻了
當然租金也貴
很多加盟的能降2.5是因為他們的量大進價不同
可以和台塑OR中油談到比較好的價格
利潤約莫可以超過3元
所以一公升賺0.5元
那麼不難發現0.5元就可以賺很大了
那2.483元賺有多大可想而知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