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檔車彎道的取線和技巧為何?

kt60402 wrote:
要怎樣才能順暢?..(恕刪)


放油門、剎車、減速、眼睛張大一點


kmg wrote:


放油門、剎車、減...(恕刪)


套用GT系列遊戲裡面常說的話

入彎要慢.......
學會煞車才能更快
rf5rf5rf6 wrote:
這樣不是更好!!!連...(恕刪)


看到這個我瘋狂大笑

太絕了
kaleidoscopic wrote:
要有陰陽眼才看的到。...(恕刪)


+1

確實是會快很多
但是會晚7到家捏
設備組 wrote:
外內外
就這麼簡單


個人很討厭在都市遇到外內外這種跑法,
要是速度不快順順的過就算了,
偏偏遇到很多人當賽道在跑,
完全不管別人死活,
像台中中港路要往市區方向,
在中港路與環中路就是這樣路口,
今天去上班才遇到一位騎天鵝的車主,
直接最外線切到最內線,
當時小弟前方還有一台機車,
前方的機車緊急煞車,小弟勢必也要急煞,
好險當時後面沒車子,
不然以中港路的車流量,
小弟不知道要被追撞幾次!

基本上公路非賽道,追求最高通過速度理想狀態的外內外,
還是留在賽道上使用較好,因為在賽道上後車要超越前車,
要等前車過彎後選定路線,才能超越,而前車選定路線後,
也不能故意改變路線,去阻擋後車的超車。

但是,在馬路如虎口的現實用路環境中,
個人建議的過彎路線,是發文版大的第二張圖

不過要注意的是,這種在入彎前較深入彎道的做法,
在身體傾倒過彎前,要把進彎速度降得比外內外的進彎還慢
和一般人想法中的過彎不同
這種以較慢速度,較深入彎道的進彎好處在於
視線有機觀察到較多的彎道前方狀況
而因為進彎的速度較慢,當前方有狀況時,
比較有機會修正車行動態,避免危險

入彎的方式決定了出彎的命運!
rf5rf5rf6 wrote:
這樣不是更好!!!連...(恕刪)


這是等死路線
賽道過彎 A-->B 點,以轉向最小角度過彎為最佳過彎角度, But 請勿在一般道路上行駛,這是100% 的危險駕駛。

人生online 角色重練的機率會很高
散熱設計的好壞決定 Turbo Boost 的能力
kt60402 wrote:
檔車(街車)入彎道的取線和技巧為何?
滑胎車(高重心)在彎道的技巧有什麼不同

想請問一下 , 樓主是騎什麼滑胎車 , 可不可以POST個照片來看一下......

不要跟我說換個避震器 , 車子弄個歪歪不平的 , 那個就自稱滑胎車
(整個重心都跑掉)
kt60402 wrote:
跑幾次北宜的心得外側入彎車子要壓得比較斜有一種車子快倒下去的恐怖感覺

嗯....我這樣說好了

同樣一個彎 , 如果你可以壓的比你的同伴 , 還要""的話 , 那才叫厲害

老是看到大家都在比誰低誰低 , 問題這是騎車 , 要比也是比路線與重心的取捨(看過頭文字D吧)

如果同樣的速度進一個彎 , 路線選的好的人 , 一定不用壓的很低 , 而且可以保持車子"直立"的時間長
(因為直立才有辦法保持良好的抓地力 , 那也是油門開度的關鍵)
車速越快過彎的離心力越大,所需要彎道的過彎距離越長,將車體傾斜過彎(也就是做頃角)可以把需要的過彎距離將低,而車體可以的頃角可以做多低就要看駕駛以及車體性能。
假設ABC三個點,A是入灣點、B是彎頂點、C是出彎點
一般的程序是這樣。
要進入A點時減速到適當車速(就是駕駛自己有把握可以過彎的車速,但如果太有自信的話就.....基本上是越慢越安全)。
A-B點時稍做頃角並保持定速(這邊我自己的習慣是輕壓煞車,快到B點要壓車的時候點煞一下然後才開始壓車,這邊點煞是為了把車重心移到前面,速可達的車重心都在後方點煞移重心的效果也不大,所以速可達這邊就順順騎吧...)。
B-C點時做頃角過彎並開始加速(騎檔車的話這邊通常是用第二或第三檔位,速可達的話我則是先收油門一下下然後再直接拉轉致車子最高扭力轉速區,收油門是為了讓普力盤釋放以獲得更高的扭力比)

以上是道路狀況良好為前提,如果把上下玻也考慮進去狀況又不太一樣了。

一般道路與賽道比較之下寬度、彎度、距離都小很多,所以賽道的跑法很不適合在一般道路使用
再來就是一般市售車(大型重機以及爆改車不算)性能都普普通通,過彎量力而為就好不用追求極限
什麼100入彎、貼地飛行掛豬肉磨膝蓋頃角、超高扭力俏孤輪出彎的這種還是在賽道玩玩就好。

補充:1.我比較會騎檔車,速可達比較不熟所以B-C速可達收油門這段我不清楚是不是正確的作法,請參考就好。
2.我沒騎過滑胎車,所以反胎過彎的技巧還請高手補充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