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一個條 wrote:製造成本增加價格勢必...(恕刪) 現在颱風在家都可能被土石流沖走了!所以抗颱風不該是機車設計需考量的...如果針對RV車型的客層推出,應該會有市場至於價格,台製本來就該比德製,義大利製有價格優勢如果定價策略每次都要像國民所得比我們高3,4倍的國家看齊那當然是死路一條!
tarng1971 wrote:加車門後如果要停紅綠...(恕刪) 英國有這種全包式的膠囊車停車時輔助輪會自動降下...網址在這...(不會貼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bdkZB9-Sd4另外荷蘭Carver三輪車也很酷...(不過1百多萬的價格....)http://www.youtube.com/watch?v=whA8FS8la4E
統合一下以上各樓的說法我覺得類似這種有屋頂的機車似乎都不太適合兩個人乘坐耶比照圖片的C1,雖然有個扶手跟小椅墊搭載後座乘客但看屋頂跟整體車子的設計,感覺就很明顯不是為了兩個乘客做的設計至於有人提到安全性的問題...我想後座應該就像普通機車一樣,是整個人飛出去的前座乘客,有網友說有安全帶但如果像一般汽車安全帶一樣,應該是完全沒用吧?起碼要像賽車一樣五點式的安全帶,把人綁死在車上...但萬一摔車人沒事,好好的,結果來不及脫離座位,後方來車反應不及....好像有一好就有一壞,沒有可能兩全其美...英國那台膠囊車很酷,萬一輔助輪故障不就...做這種車,對於國內的車廠來說,難度應該不高只是國人應該很不能接受加上網友說的售價問題確實一台125的噴射車就要七萬多加上屋頂的結構,車重又拖屋頂的重應該車廠也不會做125的,可能CC數上看到像300 400以上了那造價肯定也不只十萬 十五萬買不買的起 能不能接受都是個問題不然以台灣天氣來說,這種車子似乎有他的市場存在才是反正機車本來的功能就是便利性,不是防風水 防太陽的那只是有了屋頂之後的附帶價值,不必太過追求PS:那個議員是誰?好好奇
台聯市議員陳建銘最近砸了8萬元,添購了一台頂級休旅摩托車,外型超炫,有敞篷、液晶電視,還有大行李箱---以下為資料來源---http://www.tvbs.com.tw/news/news_list.asp?no=aj100920070528195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