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AD還是比較偏向小的通勤車,雖然不錯~但是車廂會滿小的喔!推薦GTR AERO拉!雖然貴了點但是直得!大學生一定常常夜遊上山,AERO雙載上山非常有利喔!我曾經雙載上陽明山還可以直奔70!!車廂也很大!原文課本隨便丟車廂裡都還有空很多空間,油耗更是漂亮~我的AERO大約都落在38~42之間喔!!非常省~別考慮了 就是它吧!!對了!!現在牽GTR AERO還有"八萬好險"的活動八萬險包括了"4萬竊盜" "3萬火險"及"1萬車體險"等等!所以等於你只要付車子的錢就可以把車子安心牽回家了~除了車險外他還有送一個"精品包包",再加上這次活動"沒有限制車子的版本",所以只要是AERO都可以有包在活動裡,如果你牽是AERO GP版的話最賺了!因為它包括了價值"八萬的險"+"精品包包"+"AERO GP限量經理衫"等等,現在買感覺比之前任何一次的活動買都還賺= =...連我都後悔太早牽車了..活動只到10月底,AERO GP又是限量車 數量不多了,要牽的話快下決定吧
jack1st wrote:他採用的是隼的噴射系統~~也就是DCP系統~~...(恕刪) 之前看過一篇報導,裡面說到DCP這種京濱發展出來的技術是一種將燃油幫浦簡化的低成本設計。好處是便宜,缺點是油箱位置必須比噴油嘴高(沒辦法作腳踏板內油箱/前加油口的設計)、此外就是無法用在大排氣量上。看美國的SUZUKI官網中,對隼的噴射系統介紹中也沒有提到DCP。倒是有個叫STDV的噴射系統。http://www.suzukicycles.com/Product%20Lines/Cycles/Products/Hayabusa/2009/GSX1300R.aspx?category=sportbikehttp://www.globalsuzuki.com/motorcycle/moto/supersport/hayabusa1300/99999-A0021-1L1.pdf所以說、對於隼跟ADD一樣用DCP的說法,個人覺得懷疑!(純技術討論,有其他參考資料的話,煩請指點)回應主題的問題。如果只是要便宜、輕便的話,ADD雖然陽春倒也是不錯的選擇。如果也追求騎車樂趣的話,何不相信自己的直覺。到車店去試座看看,感覺不錯看順眼就買!不過以本身的不愉快經驗來說,K牌用G系列引擎作的車,不是喜歡自己搞車的話少碰比較安心。
dougmichelle2001 wrote:同級過彎最穩不是應該是 心肌5嗎?...(恕刪) 這只是廣告詞啦!我向來只有聽人家說G5龍頭太輕不穩,卻從沒聽人說過它"同級過彎最穩"。應該是車廠也知道G5的罩門在"過彎不穩",所以這次小改款的廣告裡就把它"包裝"成過彎很穩"的樣子"。有沒有脫胎換骨,大概過一陣子就知道了吧!
tora998 wrote:看美國的SUZUKI官網中,對隼的噴射系統介紹中也沒有提到DCP。倒是有個叫STDV的噴射系統。 那個是Suzuki獨家專利的STDV雙重控制節流閥門系統!http://www3.stut.edu.tw/mit/st202/projectfile/%E6%A8%A1%E7%B3%8A%E5%A4%9A%E6%BA%96%E5%89%87%E6%B1%BA%E7%AD%96%E5%9C%A8%E9%87%8D%E5%9E%8B%E6%A9%9F%E8%BB%8A%E8%A9%95%E9%81%B8%E4%B9%8B%E6%87%89%E7%94%A8.pdf請看第7頁!DCP(Discharge Pump)幫浦與噴嘴一體式設計DCP的作動-->給DCP加電壓-->線圈推力發生.柱塞動作開始-->排氣行程.預壓.汽泡排出-->噴射開始.計量-->電壓OFF.噴射終了-->燃油吸入DCP =燃油幫浦+燃油壓力調節器+噴油嘴汽油由油箱自然流入DCP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T6BOCveYERzcJMwkeLYDAw--/article?mid=889重機油箱設置也都是在引擎正上方,我想也是靠自然重力流下去,當然這樣的做法不需要也沒必要自找麻煩把油箱設在低處,然後還需要增加成本來設置吸油泵浦,相對提供日後維修項目,且ADD的設定是代步通勤用,若要車廂大就選自家GSR或NEX?!另外Add跟隼用同樣的DCP,應該是指作用原理相同,隼的供油方式也是電子燃油噴射系統...另外Add才125cc,隼1300cc想也知道DCP噴油量大小也不同!這張是油箱內設置汽油泵浦與傳統噴射供油系統圖解自然重力DCP式噴射供油系統圖解,這張可以了解到DCP可將內部多餘氣泡排回到油箱內上部兩個噴油嘴構造解剖圖:左邊是傳統噴射系統,右邊是DCP噴射系統DCP這樣的構造應該也不便宜唷!圖片來源:http://www.mikuni.co.jp/e/iBeat/index.html另外DCP式燃油噴射系統與其他傳統燃油噴射系統最大的差異點,在於傳統噴射系統一般將提高汽油壓力的汽油壓力泵放置於油箱內部,而DCP式則改為與燃油噴嘴合一,以減少油門反應時間差及減少高壓汽油管路外露可能造成的危險,並可以更精確的控制噴油量、時間長短及霧化程度。就算寒冷冬天的早上,或者經過長時間沒有發動引擎,也是一樣一點就著。資料來源:http://www.jorsindo.com/?p=6&pag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