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870336 wrote:請問已經和車商洽談了嗎??? 努力中...aeit wrote:還有這顆電動馬達需要Y-△轉換嗎?老實講,我還蠻喜歡這種兩段加速聲音的,不過,好像大馬力的馬達(50hp)以上,才會增加這種設計是吧? 內行喔~基本上是CPSR不夠的馬達都可以考慮這樣做啦比field weakening好做多了
就個人代步車需求,外型OK、短加速OK、置物空間??考量下應該是會考慮,引擎部份只需擔任發電工作,不用像一般機車加減速有引擎負荷,保養上機油應該可以很省,引擎工作單純(只要發電)跟一般機車相比之下應該很耐用,尾速100Km應該很夠用了,又不能上高速公路,反而在市區山路上60km上下加速時的扭力更重要,充沛扭力騎起車來是很愉悅的^^
我有幾個客戶在做有些也取得專利以我的看法各位想到什麼做什麼.這些都不是問題技術上都不是問題幾乎都是管理的問題行銷市場需求這樣本.未來或是市場區隔你到底是要什麼其實許多公司自己都不知道另一個是研發管理台灣一般公司研發管理幾乎都不入流股票上市大公司也一樣研發人員心態與協調配合都有問題其他一般內部管理如人事資源 品保 採購等等都有問題另一個財務問題是到處都有問題.反正都是金主的錢拼命燒錢樓主題的方案不是只有現在才有.很找就有人出也在做了東西在哪呢可以的話先找個管理人員先將資源與問題點做個整合與處理再談未來比較切合實際
我想問 它的抗震性好不好 你也知道 台灣的路面.. 囧如果不夠勇 會不會震一震 或者發生車禍就要整台大修了還有零件的模組化 會不會要修理時很費工 或者壞一個小地方就要一大堆全換掉?以及一些消耗性零件的更換會不會很麻煩? EX:要換輪胎要拆很多零件還有到時跟廠商合作時 那些廠商的組裝品質 ( 說不定你的原型車很贊結果組出來問題一堆)
建議您還是找三大廠合作吧售價是量在決定並不是市場在決定舉最簡單的例子YMT勁戰的設計把近期台灣改裝市場炒到了新的顛峰而反過來也帶動了原廠車的銷量量大成本就能降低量小當然50和125成本就差不多相較之下小廠雖比較好談單價利潤較高但當大廠看到你吃的甜頭肯定不會放過你到時候大軍壓境你好不容易創造的新規格很快又普及了你又會回到原點以上淺見多包含
scrood wrote:6. 目前樓主用的馬達只推到5kW可能還不太夠...大概要一拜了答: 是12kW哩.......(恕刪) 我知道... 我的意思是 目前只推到5kW 不是說馬達最大功率 ...
很期待呀希望這個計畫可以上市在下非常喜歡安靜的車有時候在社區看到有人騎電動車(不知道什麼形號)經過都覺得好羨慕但是那陽春的外形和性能實在提不起勁 騎腳踏車還開心一點看到您的計畫讓我荷包裡的小朋友蠢蠢欲動呀因為我本身只有一台四輪和一台Y牌媽媽車(8年車)想買重機但是對現在的局勢沒有安全感不敢花重金又不想再買一般的機車帶步以下是在下想請教您的一些問題1. 125引擎啟動工作後 低速行駛(60以下)所發出的噪音能控制在多少以下?發揮到極速時呢?3. 對於馬達在全速運轉下 對車子本體傾角所造成的陀螺效應有多大的影響?4. 馬達的輸出方面 在下還是不太懂 在引擎和電池全力工作下 馬達輸出是多少?引擎的輸出要供應電池充電和驅動馬達下 馬達的輸出有多少?(輪輸出或是軸輸出)?最後 大家一起拼經濟PS.本來想問車子上一些貴重零件有沒有防盜措施的不過想一想..一般的機車有心人想拆也很難防止呀只希望能不要那麼容易拆
油電車不論是在汽車或機車,看來都是"過渡性產品".為何不試著直接朝燃料電池車的方向走勒..http://tw.autos.yahoo.com/auto_information_article2/url/d/a/080216/10/1sht.html現行各大車廠應可明確把機車需求給定義出來.若是在大都會區通勤用.燃料電池車絕對會是首選.若政府肯大力推廣(不論節稅或優惠).及各大車廠配合開發.相信真的環保的未來才不是夢.
以現階段的油價來講該機車還不適合推出(最好到28塊一公升的油還比較適合)不過八萬的125是有點貴,我比較疑問的是該機車的電腦的耐用程度和保固,因為台灣的路況實在是無法想像的差125的噴射現階段價格大約是68000以上。而一百公里/小時的時速是用GPS測的嗎?如果是機車的錶的話那就是快樂錶了,其實油電混合的小弟很想換,光60KM/L的油耗就讓我心動了,想想看你一年省下多少油錢?太值得了不過希望樓主能多試驗一些,如:環島試驗、台灣三橫的試驗、山路的油耗和時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