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

請問這樣的油電混合機車,性能數據如下,一台賣九萬(含政府補助一萬就變八萬)的話,大家會有興趣嗎? [更新: 大家請看規格仔細一點] 4/2更新

請問一下
一般摩托車只有在啟動時會使用啟動馬達
但貴公司該發的產品,只要每次啟動引擎充電就會使用到啟動馬達
這樣子相較之下,啟動馬達的使用次數會比一般的機車多上許多
這樣子啟動馬達會不會變成消耗品
說真的,我等您這輛車很久了,油電混合科技耶!!我想我會購買,這輛機車就是我所想要的!
要開始存錢囉!!
我覺得這輛車的構造似乎有點像台鐵的柴電機車,先由引擎產生電力,再傳輸給馬達使用,不知道這樣想對不對???
個人希望樓主可以順利試車啦!我是真的很期待!如果可以的話,也期待樓主可以po 一下您的研發歷程 XD 外型是真的很重要!

p.s.我是年輕人,可是我的想法跟其他人差很多...
p.s.s.這個話題快沉了!大家加油!
輸出性能是一回事,另也請留意重心配比問題,否則概念再怎麼好,也是白花了;
反而造成大家第一個反應就是難騎。
加油,只要您能承諾保固年限較長,8萬還是有人會願意買的。
希望有個動力解釋文

越複雜的東西越少人買阿

將動力轉換為電力在拿來使用的過程會有磨損吧

可以解釋清楚嗎
cow09421 wrote:
希望有個動力解釋文越...(恕刪)


我想....

關鍵應該是在於樓主是使用引擎定速發電吧

如果同樣固定轉速下的引擎運作,藉由馬達作能量轉換的效率應該會比直接傳動來得差

但是傳統機車使用時,引擎轉速一定不會是固定(會加速、減速)

一來一往就會有損耗出現

所以反而是採用轉換兩次能量的效率較高?


不知道這樣說對不對


另 ,看前文寫,又有使用煞車發電

這部份我就不清楚 ,是利用煞車時的磁場變化產生回充電流?

還是是指將煞車時仍在作多餘運轉的馬達用以發電(也就是將多餘能量回收)?



這台蠻有吸引力的,不過台灣的市場真的不大又趨近飽和

希望樓主能創業成功呀~~~

如果用太陽能集電板當車的外殼就可以解決停車充電的問題,
至少可以改善充電的不方便,也可以增加一點行車的距離

既然碼錶線可以裝到輪框裡當里程計,當然也可以裝一條線到輪框裡去'發電'
這樣也應該也可以增加一點電力

在汽電混合狀態時,油的部分就設成'爬坡\超車'的補助檔,
藉由汽油引擎的力量增加車子的馬力,達到'爬坡\超車'再加速的要求

規格跟性能已初步來說,老實說已經接近滿分了,加上外觀跟其他方便性實用性的展示車出來應該會更讚

不過唯一的就是價格真的只能定位在所謂會"玩車"享樂"的車友身上,即使買來5年之內都不用花什麼大錢去維修零件,但是市場消化的幅度實在太小

如果價格+政府輔助=7萬5以下,甚至6萬8左右,那麼應該各大廠都會"挫a但"(如同華碩EPC的崛起),還有既然是年輕或者所謂會玩車的車友,不能享有改裝零件部品(包含動力部分),也是缺少了一番樂趣,所以即使這價位鎖定在這層次裡頭,還是會有排斥感

台灣機車市場規模大,但也如金字塔的分佈,定位跟用途比例也是,娛樂休閒級的金額可以放大2~3倍,但是一般用途來說,價格實在完全不能佔上一席之地

加上2手市場的競爭,目前光是新車噴射貴8千~1萬左右的情況之下,大部分人都寧願選擇化油來騎乘,更何況是貴2.5萬的125CC(以一般125CC化油等級5萬~5萬7左右價格來算)

所以市場規格真的不具太大的競爭力,況且機車不如"單車",不用稅金等等問題,會一台一台接著買,換車率其實很低

以上都是以假使8萬出頭來說,市場競爭力的推測,當然大大所發表的用意跟規格來說真的都是美意(無論對人會者地球來說),況且要求性能跟其他目的的車友來說(也就是非單純通勤上學或者偶而出遊),絕大部分還是會以8萬來買其他更大CC數,或者騎乘感覺不同的車款來選擇(如RV享樂系列),甚至二手大排氣量檔車

-----------
這是保守看法來推論,但如果也可以跟華碩EPC一樣一炮而紅,眾廠商會爭相推出,價格越來越親民,那真的不失為車友的福音,同時也祝福這台車的順利誕生,以及銷售滿江紅

-----------
小弟忽略了大大是要以合作方式產生,這樣一來不管虧損或者盈餘,都將不帶給這台車的出生壓力,只要廠商之間能夠協調,光是以單一品牌來打單一車款,當然絕對行不通,難怪大大會以合作方式交給廠商來生產,小弟想這價格如果真能跟性能符合,就應該非常合理,且在某品牌廠商的推出之下,還是非常有看頭

努力向上!GO GO 大學! wrote:
先由引擎產生電力,再傳輸給馬達使用,不知道這樣想對不對???


這樣說就對啦~


initialcloud wrote:
關鍵應該是在於樓主是使用引擎定速發電吧

如果同樣固定轉速下的引擎運作,藉由馬達作能量轉換的效率應該會比直接傳動來得差

但是傳統機車使用時,引擎轉速一定不會是固定(會加速、減速)

一來一往就會有損耗出現

所以反而是採用轉換兩次能量的效率較高?


不知道這樣說對不對


100分啦~~就是這樣的原理, 所以引擎轉速和輪速要能完全脫勾才行.

煞車發電是把車身的動能轉成電. 這時候電池不出力,反而是被充電的.



coolive wrote:
加上2手市場的競爭,目前光是新車噴射貴8千~1萬左右的情況之下,大部分人都寧願選擇化油來騎乘,更何況是貴2.5萬的125CC(以一般125CC化油等級5萬~5萬7左右價格來算)

所以市場規格真的不具太大的競爭力,況且機車不如"單車",不用稅金等等問題,會一台一台接著買,換車率其實很低

您這麼說是真的中肯啦~
老實講,我覺得臺灣現在真的很窮,這個貴一點的東西恐怕是要在景氣好的時候才有搞頭,我也是極度擔心中.....
路很難走阿....感謝您的見解


scrood wrote:
這樣說就對啦~100...(恕刪)

不會難走啦
畢竟油電也是未來趨勢
反而一些配備是我會去考慮的
例如魚眼大燈和煞車系統等等
如果都讓我覺得滿意的話
一上市我就先敗入一台來開箱〈上市前就讓我敗入更好

請問已經和車商洽談了嗎???
真的很期待這台車上市,好好包裝,訴求方向對了,我想八萬塊不難賣。

倒是,我有想到一個問題,這台車的引擎是電腦控制啟動的,實在跟我們長久以來的習慣不太一樣,催油時沒有引擎聲,倒是突然間電池需要充電了,引擎又被啟動。實在要習慣一下的樣子。

還有這顆電動馬達需要Y-△轉換嗎?
老實講,我還蠻喜歡這種兩段加速聲音的,不過,好像大馬力的馬達(50hp)以上,才會增加這種設計是吧?
  • 4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