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已結案]檢舉機車噪音排氣管之第一次有人被開罰

horse7 wrote:
處理邏輯大致是如此...(恕刪)


蠻熱心的
根據我的經驗, 申訴權責單位可能還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感覺上你的訴求範圍似乎太廣了, 而且似乎對你的日常生活並未達到影響甚鉅的程度
所以採取與權責單位溝通, 或是申訴權責單位的方式, 在情在理, 份量似乎有點不足
況且與權責單位溝通, 或是申訴權責單位, 由於刑法等相關法令有規範, 因此全程須非常謹慎, 無論是言語或是文字陳述
由於這一點, 因此教別人如何處理此類事情, 很有可能會致其受到一些不要的困擾
畢竟人是有脾氣的, 火氣上來難免失言, 除非長期習於處理此類事情, 養成很自然保持謹慎的習慣等等
因此, 處理這些事不僅止於懂法令
最後, 還是給你一個 Hint好了, 從經驗及論理法則著手看看
Eagle Eyes wrote:
蠻熱心的根據我的經...(恕刪)


不是我訴求太廣了
而是當你實際去了解問題的根本原因
一開始從單一政府機關溝通討論後,就會發現其實還跟其他機關單位也有相關
了解的過程中自然就會發覺這牽扯的層面實在太廣
我只是被動的去了解根源而已
問題的本質又大又廣是本來就實際存在
我的熱心也只能僅止於此
畢竟大家都不是專職的志工或是什麼法律專才
只能利用有限的時間及現有的檢舉機制達到減少噪音車的目的
不管樓主或任何人教大家如何處理這類事情
全部都在法律規範範圍內
所以並沒有什麼疑慮
如果你看過樓主其他文章自然就明白了

這類檢舉都沒有獎金
所以大家都是為了環境安寧及道路安全在當志工
難免會有一些可能自己被檢舉過或不認同的人進來抱怨宣洩情緒
但問題本質並不在檢舉人本身
而是在於這些製造環境噪音或危害道路安全的人身上
如果這狀況不嚴重,外勤執法人員資源也有限
我相信政府單位也不會自找麻煩搞出檢舉機制讓人民來協助了
這些檢舉其實也只需在網路上點點網頁
其實也不會造成什麼困擾
只是檢舉人得花點時間而已
至於檢舉後辦不辦理
還是需要執法人員的專業判定才能確定成不成案
如果成案,被檢舉人有疑慮,一樣有其申訴的機制
避免可能有極少數的人造假或報復性惡意檢舉的情事
所以不管是哪個角色
大家都是在現有法令規範內行使自己的權利而已

mitsuyo wrote:
你說的少見,我只檢...(恕刪)


其實要看那些承辦人員願不願意認真辦而已

用一個"依戶籍地址無法寄達"就想蒙混結案

有心做的話還是有方法聯絡到車主

如果真的那麼好混過,那公所兵役課寄兵單寄不到,當事人就可以不用當兵了嗎?
戶籍地這東西
還可以找不到人
真的很誇張
在我的案件中

但是極少
懶得去跟申訴這些


音樂帝兒 wrote:
其實要看那些承辦人員願不願意認真辦而已
用一個"依戶籍地址無法寄達"就想蒙混結案
有心做的話還是有方法聯絡到車主
如果真的那麼好混過,那公所兵役課寄兵單寄不到,當事人就可以不用當兵了嗎?
今天不是全臺灣都颱風天嗎?
剛上檢舉噪音車網站
流水號竟然已經200多號了
颱風天大家還是很認真在做功德啊
風大雨大的大家還是出門嗎?
應該是輸入颱風前的案件吧!

horse7 wrote:
今天不是全臺灣都颱風天嗎?
剛上檢舉噪音車網站
流水號竟然已經200多號了
颱風天大家還是很認真在做功德啊
風大雨大的大家還是出門嗎?
幾乎都是毒蛇、HBP管耶~
全部都是直通嗎?

1Z345 wrote:
幾乎都是毒蛇、HBP...(恕刪)


那幾種是特別吵的
其實白鐵管跟一些刻意去噴黑漆的改裝管
油門一催也都很吵
儘量抓就是了
別忘了這些噪音垃圾有其他改裝或亂停車等違規就多補幾刀
horse7 wrote:
那幾種是特別吵的其...(恕刪)


路上太多改塑膠車的屁孩要抓他們違規還真不算太難

凡舉:拆除後照鏡、跨越雙黃線、紅燈越線、車少的路口闖紅燈等都算常見

歡迎裝行車紀錄器的人踴躍檢舉這些屁孩,當然如果有該車的固定停放地點最好
音樂帝兒 wrote:
路上太多改塑膠車的...(恕刪)


小心會有人來嗆聲說(可爬一下文)
"排氣管噪音跟我交通違規有什麼關係?"

沒裝行車記錄器的要抓這些噪音車其他違規也很簡單
動態的抓不到就抓靜態的
例如亂停車就很常見
本人就會在幾部亂停車的機車中
只抓那種改噪音管的---禁止停車區域違規停車
  • 2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