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ea2007 wrote:.............(恕刪) 這當然天天都要用的東西叫你天天騎重機上下班,你肯定不幹排除其他旁因在台灣的環境,除了偶爾出外聚會拉風一下重機真的不適合拿來當日常交通工具依我看來在台灣環境中適合當日常交通工具的需具倍下列幾個特點1.輕巧好停車2.省油2.操作靈活所以速克達在台灣的佔有率超乎尋常的驚人
看了這評論.覺得心裡舒坦~~英國佬終於幫我們這"沒好機車買.只有很貴的爛車"的台灣一般人.出了一口鳥氣..這口鳥氣已經積了10年!!!又爛又貴的機車..不買也不行..只能看著廠商每次改個外殼.又要提高價格!!還不能批評.不能抱怨...呵呵.終於聽到真心話了~~
旋風 wrote:這當然天天都要用的東...(恕刪) 這點我不是很贊同...一切都要看你使用的方式及使用的地點.不是人人都在市區裡面工作的...多年前仍在桃園工作時.我就是不想開車.天天騎重機上班.只有下雨天才會開車.現在更方便了.有台64線可直達機場.更是大幅縮短上下班時間...只可惜我現在在信義區工作.只能偶而騎騎...
台灣只有機車裝潢業, 沒有機車工業. 引擎, 化油器, 噴射系統, 關鍵零組件還是做不出像樣的.做了幾十年, 還在改二三十年前日本的野狼的史帝田鐵和豪邁的GY6引擎.國產機車的最高科技, 一向都是在日系的Suzuki.1. 燃油二次回收: Suzuki檔車時代就有. 星艦系列也有.2. 戰斧引擎: Suzuki的星艦系列就是戰斧引擎. 不就是舵輪的配重採高速或加速最佳化.3. 噴射系統: Suzuki目前技術還是領先. 兼具省油和馬力. 腳採發動也還有保留.4. 引擎吃機油: Suzuki不會. EV4和光陽的系列用力操就會.5. 車重: 125還是Suzuki Address最輕94KG.但整體妥善率來說, YMT比較好.
GTGT wrote:光陽的超級8評比不錯...(恕刪) 酷龍的整體完成度比T1.T2高T1.T2一看就知道沿用幾十年前的車架然後在細部上做修改,強化一部隔了好幾個世代的新車居然比前幾代的差被國外評的一文不值,也就沒甚麼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