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ten1231 wrote:基本上呢???我是覺...(恕刪) 唔 是小鬼太閒 不是想要炫耀= ="大大所說的 常常一天內達成..一天內達成=106汐平五指山陽金 這行程一週常有兩次..06化油舊勁戰 也跑的很正常阿..但比較需要的是上武領的資訊 囧 ..-
kenten1231 wrote:基本上呢???我是覺...(恕刪) 的確... 高山症應該是2000以上才會發作吧... 九份 陽金等不算....小弟的GSR爬上大屯主峰跟擎天崗等也沒什麼感覺... 不過還是沒上過真正的"高山"呀~
以我ND爬武嶺來說~~噴車還是會有高山症只是可能比化油車好一些吧!!不過我朋友騎公升級重車上武嶺,居然跟我說感覺不出有高山症!!車種是川崎 ZRX1200 (化油車)我在想他可能平時爬山只用到了引擎2-3千的轉速而爬武嶺用到了4-5千轉還沒操到引擎最大馬力,所以覺得沒高山症吧!!
小弟的看法是,高山症的定義有2種姑且分成輕症與重症輕症就是沒力而已,這在所有的NA(自然進氣)車都會發生反正也只是比較沒力,還不會顧路重症是因為進氣過少而進油沒有減少,導致早期的化油器車種運作失常需要調A/F(空燃比)或者拔空濾,否則有顧路之虞為什麼早期的化油器比較容易有高山症呢? 小弟認為:1-2期環保標準時代,因為環保法規寬鬆,因此化油器的設定大多接近最大馬力的A/F比 (聽說在12.5附近)但是隨著環保標準越來越嚴格,4期環保標準的化油器機車,A/F比都設定得比較稀薄 (聽說在14.7附近)遇到高山上的稀薄空氣之後,1-2期車可能需要拔空濾,不然油太濃,會NO GO但是4期車通常還是可以直接爬上去(雖然較無力)甚至假設山上空氣是平地的85%時12.5 * 85% = 10.625 (馬力下降)14.7 * 85% = 12.495 (反而是最佳馬力的比例,只是因為空氣量只有85%,所以馬力還是有變小)噴射車,理論上可以完全避免重症的發生,因為永遠是最佳A/F比但是對於空氣量減少的馬力損失,只能用進氣增壓的方式來解決理論上Turbo(渦輪增壓)跟Super Charge(機械增壓)還是會比平地的馬力降一點點但是因為沒人感覺的出來,所以視為完全沒有高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