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說誰說的是真的、誰說的是假的,搞不好都是說實話,只是各種細微誤差最後產生不同結果而已。就當自己是大老闆,各種市場分析報告攤在你面前時,可能都是真的,你要自己推敲出市場趨勢。
像目前各車媒測試比較下來,新迪爵確實比較省油,但省多少?這些差距跟其它家車款比起來,有值得你去購買嗎?有足以蓋過本身缺點或蓋過其它家車款的其它優點嗎?這你要依照自己的需求去比較判斷。
資訊爆炸的年代,很多現象自己多留意一下,會覺得很有趣,例如廣告的播放量跟時間點。配合著一些事件或是言論,再配上一些車媒的車評,就能看出誰說的比較接近真實。

別人有不同言論就叫碗君?先照個鏡子看自己回文的樣子像不像先吧!
其實不用講大家也懂...你覺得自己不是碗君別人都碗君嘛!
不是護航是碗君是被害妄想君之前不是天天喊K廠很會攻擊K廠碗君多
害我幫忙都收集差9天一個月PO文了結果3比7....超難看的K廠碗君超不認真
不過沒關係資訊會一直做下去甚至將來哪個帳號發過文像不像碗君
文章多寡及像不像攻擊文01鄉民就自己去評斷

還有更好玩的先前更有抓一台2萬公里新名流下去比一台磨好上百公里新車PK



傳動磨合差異不會比機油跟齒輪油濃度大的話
人家魚哥花了上百萬買馬力機開改裝行開頻道
比這裡在座各位還專業還需要提醒大家傳動要磨合?
磨頭殼一個洞的嗎?
看來01鄉民有人認為自己比魚哥還專業了~魚哥不專業
依機車燃料消耗量試驗方法(冷車)之測試程序,進行市區行車型態與定速行車型態試驗。
市區行車型態試驗:機車試驗前在特定之測試環境內靜置6~36小時,或引擎機油或冷卻水溫度與靜置室之環境溫度差值於±2℃以內,始進行市區行車型態試驗。於車體動力計上依照機車市區行車型態(如圖五)操作1次共600秒,求其能源效率值以模擬行駛市區所測得之能效,單位為公里/公升,且依其排氣量與機車最高車速為分類依據(表二),選擇正常速度模式或降低速度模式之行車型態。
定速行車型態試驗:機車依規定方法暖車後立即測試,模擬車速固定為50公里/小時(50c.c.以下車型為40公里/小時)行駛,每次量測燃料消耗量之行駛距離應為2km以上,測燃料消耗量3次,求其平均能效值以估計每公升燃料可行駛之里程,單位為公里/公升。
以60%之市區能效與40%之定速(50公里/小時)能效,以下列公式算出其平均能效值,作為核定是否符合能效標準之依據。其單位亦為公里/公升。

看上圖 市區成績占比大
看下面的線圖 車速居間大多在40Km/s 以下
由此可以猜測 K1應該是低轉有利的引擎,車速保持40公里以下 K1 的確有機會騎到測試油耗
小老婆的測試 是偏向通勤族的騎法 市區50~70 所以數據做不到 是有可能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