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五金行買好一點的套筒就夠了。大部分機車的螺絲都不會鎖到很緊,除非被氣動打到很緊。下面工具是我拆我家俏麗鼓剎用的,給你參考。
一開始是先買途中五件一組起子套筒(8∼14)加連接T桿,不太需要電動工具,大部分都可以拆下來。用電動工具如果工具扭力大,沒插好一轉螺絲頭就可能滑掉,一開始先建議手拆。我個人會建議這種兩分T桿的套筒組你可以買到17或者你的洩由螺絲大小,這樣連更換機油也可以使用這組工具。
後來開始買四分套筒,24、19、17、14、12(17、14,四分L桿家裡本來就有)。多買一根延長桿,配合拆傳動的怪手(俏麗需要左邊兩隻,其他車應該只需要銀色那只),傳動,前後輪(+後避震)都可以拆換。總結來說,四分的桿跟套筒我大部分都是用在車行使用氣動或電動工具的地方。
三分扭力扳手+三分短套筒(忘了拍,組合價購入)。買三分扭力扳手主要拿來鎖避震上方固定螺絲。前避震的四顆固定螺絲鎖斷很麻煩,也不太好施工,所以寧願多花錢買,但是如果還沒要換避震,這組可以之後再買。(買了加一顆19長套筒,前輪的扭力也可以測。3分扭力扳手能用在前避震,前輪。)在沒有扭力板手前,我大部分就是把螺母,螺絲作記號,這樣就可以知道大概鎖回到哪裡。除了這樣之外,還有鬆開一小段後,鎖回,記要轉的角度大概是幾度,手感大概是什麼程度。這兩個方法合用,一開始就沒有買扭力板手。
左邊的小Y形桿8、10、12有機會用到(拆排氣管下方螺絲),大隻的很少(大隻是家裡本來就有)。Y型桿有個優點就是好施力,後來自己拆鎖,用到機會不多。大隻的Y桿真的很少用,現在只用在鬆換油螺絲。但是我不推,因為大Y桿力臂稍微長,剛開始DIY用這個鎖有風險,所以會推用兩分T桿加17套桶,力臂小,比較好控制。
螺絲起子,ph2跟ph3。ph2少用,但是我家機車就有兩顆需要用到ph2,氣動的ph2還粗一點,所以我買了一顆氣動ph2頭。
除了這些,你可能有機會用到打擊起子,C環夾,不過有機會遇到才買吧。
我個人是覺得普通工具應該都夠用,你拆的過程中,插入工具,要感受一下螺絲本身有沒有問題。如果發覺轉不動,別硬轉,上點WD40,等個一天,噴鏈條除油或者碟盤清潔劑,把螺絲表面的WD40清掉,這樣工具的接觸面摩擦力才夠,再去轉,才有機會轉開。硬轉滑掉之後要處理才麻煩。螺絲拆下來後檢查,發覺有點滑掉,過度生鏽,就預防性先更換了,這個更換動作應該會比高價工具 CP 更高。(還有洩油墊片,可以減少DIY失手風險。)
PS:防滑工作手套。不算工具,但是帶著手套握工具,真的會好出力很多。我記得我買3M,本來覺得應該是消耗品,有點價高。但它跟另外一個小牌比,真的做到很合手,不過厚,耐用,覺得算DIY必備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