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雙北市區通勤 RCK180 V.S. FORCE V.S. DRG158

自從騎過下懸吊的車就不可能買上懸吊的車了 菸~ 管它動力多大 會晃就是沒安全感
Look_ wrote:
大家好,小弟抉擇兩台...(恕刪)


什麼?雷王過彎會晃?
騎了一年多,上山通勤里程破萬。沒晃過!
你是哪來的馬路訊息
長度多force 10公分,寬度多4.5公分,差沒多少

外型嘛...我就沒辦法了,每個人接受程度不一樣
我之前的路線與您類似...

土城忠義路 到 台北市南港區,大約20公里,其實不一定要白牌水冷(RCK180 、FORCE 都水冷車),這個路段騎不快,就算小弟我騎BWS125這台慢車,也是50分鐘會到 ! 這個路段有些地方車真的滿多的!!
通勤擁擠路況,實用性來看,不想騎車身太小台的車子,125.CC以上應該就可以了!
以樓主你的需求
RCK, Force 都可以排除了
不是車子靈活度極差
就是車身過大
車陣中完全沒優勢
車廂不夠,油耗差
品質、耐用度都不足
保養費用高得嚇人
里程越高開銷越大

DRG 本來就不是設計給通勤族使用的車
硬去挑刺就只是浪費自己的時間

NFT 畢竟是舊時代留下的黑暗產物
就連 Fighter 6 五期都是時代的眼淚
你會有陰影是理所當然
但現在 Fighter 6 ABS 六期車用料沒話說
除了修正五期缺點
更優化了動力曲線
同級最大的車廂
油耗 > 42km/L
GPS 112km/h
兩年五萬公里
總保養費不過一萬元(不含輪胎)
制動力最強的輻射對四卡鉗
搭配大羊常用的 BOSCH ABS 9.1
下懸吊車架過彎如同切豆腐
5w30合成機油,五千公里換油照樣不吃油
省錢、耐操、動力強大、安全係數最高
車身小、操控性穩定而流暢
這才是通勤車應該考慮的

車子便宜,就是通勤車的首選?!
三流車配備三流
和 600 元安全帽一樣等級
如果只願意付出 600 元買安全帽
那的確只需考慮三流車
價錢是主要考量
而非自己的生命
又不是專業車手,樓主你舉的這幾台騎起來不會差太多啦,選一台外型你最順眼的就對了
我騎雷霆王快2年,車沒什麼問題,在車陣中鑽來鑽去靈活度不輸100或125等級的,不過起步動力沒想像中好,中尾速還可以,高速過彎確實會晃。
推ABS車款
Look_ wrote:
大家好,小弟抉擇兩台...(恕刪)
Look_ wrote:
河堤-華江-環河-民族東西路



更正:〝過大漢橋下直走〞,原先誤植為〝過華江橋下直走〞

河堤(環河)-穿過大漢橋下直走-上環快機車道到三重環河(平面)-
中間車道〝直上〞台北橋引道-民權-中山-北安

可走四川左轉浮洲橋方向,直行右偏橋下 or 馬上右轉華東/板城,去接環河

回程北安-中山待左轉到承德上台北橋-
下橋待左轉到三重環河(平面)-上環快機車道-下板橋華江環河/穿過大漢橋下直走/土城環河

會不會比較好要試試。
Look_ wrote:
大家好,小弟抉擇兩台...(恕刪)

你挑 RCK FORCE DRG 你要先問自己 會「按時及確實」保養嗎?
這三台 車 都是水冷車 撇開沖墊片不說 這些車養起來 都比 「氣冷」要貴及「費心」
勸樓主 還是先把功課作足 再來思考要不要入手這些水冷高單價車喔!
個人認為 氣冷白牌 對於 你的需求而言 比較適合喔!
m2263 wrote:
河堤(環河)-過華江橋下直走-上環快機車道到三重環河(平面)-
直上台北橋引道-民權-中山-北安

也可走四川左轉浮洲橋方向,直行右偏橋下 or 馬上右轉華東/板城,去接環河

回程北安-中山待左轉到承德上台北橋-
下橋待左轉到三重環河(平面)-上環快機車道-下華江/土城環河

會不會比較好要試試。

你好我回程也有試過走台北橋下去後迴轉經跳蚤市場那條一路河堤直到快浮洲橋處才彎出去,路程更遠,但於尖峰時刻確實比較快,少了很多99秒,但想請問你文中所說的 "三重環河(平面)-上環快機車道-下華江" 這一處是要在何處上,下次來試試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