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就難免被說成帶風向了。所以很難認同你的觀點 。
原因有三點是無法認同你的。
第一,過去指的 是何時?依我的印象一台125 機車六萬塊的時代。
自民國八十二年到九十年都有。等級 還是有落差,迅光 125在民國八十二年就有賣到六萬五的。
而我民國九十年買過125莫文衛代言的那台很像㡳士巴的才買四萬六還送20吋傳統電視。
所以,你所謂的過去。太過籠統,也不厚道。試問:你拿20年到30年前的行情比現在的機車價格?物價30年是什麼概念?
第二,機車的架構完全不同了。我指的是油車。
記得以前的車嗎/左邊支架後面還有個可以踩的發動踏板。現在的車早就沒了。全改成噴射引擎。這個價差就有萬元起跳的(印象中)。油車還沒有加上很多設備更新。與以往的差距我也沒提。
例如 :自動夜燈、全日行燈、ABS、或股煞車系統。還有什麼USB插孔以及 行車紀錄器等等。
試問:六萬的以前的車有嗎?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
你說不如買電動機車。但你知 道電動㭃車最便宜也要八萬嗎?高級的也是破十萬。
當然你要拿最便宜的比,油車也是有五萬以下的 。所以我想你應該不會這麼做。
試問:電動機車優於油車以價格論述的立足點成立嗎?
結論:我也是支持更換成電動機車。以換電的方式的確較油車環保。但要支出的費用絕 對不 一定比油車便宜。
還 有換電站的問題。在還換電站還沒有比加油站普級前。電車也不一定方便。
但電車仍然是未來應該 走的方向。所以三大廠牌也開始在做電動機車。可是,直接不合情理的批評油車我個人不認同。因為一來,不科 學,二來,不客觀 。
選擇車輛要考慮的點很多。用價格來論述是最偏執的 說法。房子漲更貴。機車十萬怎麼比?還沒一倍。
筋骨神醫 wrote:
原本想支持你的論點,(恕刪)
台灣政府保護汽油機車工業原本無可厚非
但是
這些油車企業經過30~40的"輔導"之後翅膀硬了
直接對政府政策下指導棋
對消費者的口袋直接掏錢也是事實
日本機車在日本當地販售的價格
硬生生就是比台灣貴3成以上
這還不含兩國薪資比、消費力、原物料成本...
再提一點台灣機車外銷日本或其他國
價格還比台灣本地零售價還便宜1~2成以上
認為這樣訂價合理的請舉手???
我承認開發車種需要成本
但是台灣機車的進展速度與品質
與日本相去甚遠
台灣油車售價、評價如何,讓大家自己判斷
但是拿掉進口機車保護關稅
才能讓台灣車廠真正成長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