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SUZUKI國產車的占比將從目前的8成壓低至2成

這是不是在恐嚇,暗示政府再不拉高進口關稅..

國內機車產業就等著被消滅..

力挺SONY的飛行員 wrote:
這是不是在恐嚇,暗...(恕刪)


這就跟之前汽車相關業者說,現在台灣的進口與國產車的銷售額越來越近,可能會有逆轉的情況,要求政府保障他們的權益,簡單來說就是跟政府說"你不提高關稅到台灣人買不起進口車都來買我的國產車,台灣的汽車製造業就垮了",我們不是相關業者,也不是他們的勞工,所以不懂寶寶的苦,但是為什麼大家不願意買國產卻願意多掏一點買進口車,原因還不是配備與口碑,如果一種行業因為它沒有競爭力,所以就必須保護它到死,是否二三十年後,當台灣島外都是各國的生產的產品與零件滿天飛,台灣國內的產業只能,你賣給我、我賣給你,在島內轉啊轉,一出島外就死翹翹,因為人家痛了二三十年,有進度了,台灣人怕痛,乾脆就不接受改變,最近幾個品牌有3C的、有交通工具的在國際上是甚麼模樣就知道,台灣的產品還有不少進步空間。
KAZZ. wrote:



這就跟之前汽車...(恕刪)

但單論機車來說,台灣真的鎖國很久了,
國外同梯的老競爭對手,
都已經早早跨足四輪甚至飛上青天了,
更不用說剛出道沒幾年就在世界賽事展露頭角。


但幸好電動車時代再次給台灣一次機會,
內燃機玩不出所以然,何不全力電能吧?


TreeMan297 wrote:
台灣廠商已經貴到關...(恕刪)


原因很簡單.....
那2間台廠在海外有零件廠....
新聞一
新聞二
官方網頁一
官方網頁二
現在買的新車除了電控跟噴油嘴之類電子元件的以外
有多少是在台灣生產??

如果"將來"有0關稅
那2間還活得下去?
目前來看125最高上限9萬(看看某2線台廠 代理H牌的售價)
所以台鈴認為做法是沒錯...(鈴木在越南廠專生產輕擋跟一般速可達)
至於Y牌原本在東南亞有廠(入門級的重機.輕擋跟一般速可達,較高級125則在台灣生產(湖口跟中壢))
不會有變動

yfwang wrote:
【時報-台北電】台...(恕刪)


這個三流廠牌還想靠關稅保護撈多久....?
除了擁有50年的模仿功力外,還有什麼可以端出來的....?


"國內機車零件產業恐掀淘汰戰,習慣靠國內三大機車廠吃飯的零件協力廠宜及早因應轉型,

開發外銷或電動機車零件產品。"

這句話來看,我覺得是YAMAHA,而不是SUZUKI,思考一下就知道了

1.SUZUKI國產車並沒有很多車型,反而是YAMAHA比較多

2.SUZUKI在台灣的主要市場仍是大型重機

3.SUZUKI國產機車不在國內三大機車廠之內

個人見解,以上供參考!
yfwang wrote:
【時報-台北電】台灣...(恕刪)



這家龍頭做生意的方式,真的噁心的讓人作嘔
不思長進,讓我聯想到台灣150cc級距輕檔車市場..

進口車至少有十幾二十年沒有進來台灣瓜分市場,可以說是完全由本土機車廠商主導整個市場..

想買這級距的檔車也只有本土的能選,沒其他選擇..

結果最近小阿魯進口台灣,這整個市場被整碗捧走,這能怪誰..
每次看到這些保護產業的關稅條例就想笑
是怎樣才能保護成這樣

這類關稅條例就是保護自有產業有足夠競爭優勢
可是現在汽機車到頭來都逐漸轉變成進口優勢更大

而且這關稅優勢是來自於成本轉嫁到售價上面
撇除進口汽機車的造車技術或消費者對進口的心態上

光是進口現在售價,差額不像過去那麼大
以來到消費者可以接受的差距
甚至不少同等級還有低於國產車售價的情況



阿!!是怎樣才能保護成這樣勒?
好一個標題殺人法。
爬你歷史發文記錄#之前樓主發文可都針對山葉喔#

發文樓主只抄個一點資訊。自己腦補嚴重喔。典型中二頃向
在台灣日系品牌。不就是最會吹噓山葉。找個SUZUKI被鍋
那台灣山葉是山寨的喔。👎👎👎👎
(原越南)勁豪125'XMAX300(印尼)都是東南亞。難道是東北亞。

現在只是宣布YMT將持續引進東南亞車款'零件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