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ysix2003 wrote:我沒有用側掛因為沒有...(恕刪) 先去買護具再改車,畢竟車可以換,你的身體可不能換。側掛時車身傾角比較小,比較不會磨東西。但是前後避震也要能應付坑洞否則...那台SF不是因為改鎖點掛掉啦,是「剛好」。
RSZ的改法就跟原祖SF一樣不過前面有網友說改裝後跟勁戰一樣其實還是差別很大,不可能一樣SF在目前的場地改法多半以重燒車台為主要手段之一把引擎吊座上移圖中是轉貼走屋國際的圖片這台是正比賽場地設定的車再來是更換長度比較長的避震原來的310mm,更換成320~330mm的避震也可以有效提高傾角,更換內縮的排氣管前後輪均換上3.50的胎,這樣就可以感受到跟之前的不同不過把引擎吊座上移,這個風險很大移不好會跟車台打架,久之後車台會斷....有朋友是苦主所以要找有經驗的改裝店進行引擎吊座上移的工程再來就是等RPM的12吋套件這是小道消息喔,如果在台北有機會看到一台綠色的SF是12吋框的話不要懷疑~那就是了
如果以在場子裡面的設定就如同"樓上大大們"所說的相同~~但如果要車子騎的長久實在不值得去博搏看~犧牲太大!而改12吋的話~相對動的東西就相當的多了~可能問題都會集中在前輪跟前叉設定喔~!!(因為小弟有自己土炮過自己的rs)參考看看~!!
不知道以下的有沒有幫助 曾經在桃園銘傳大學附近一間車店 大x看到一台藍色的RS-Z 改裝GTR三角台 前岔 輪框 跌盤車頭明顯的變高 後壁震用勁戰GTR的(沒記錯的話) 整台車高了一個很多= =(那間車店常常出去比賽 可以去雜誌上面看看^^)
playsix2003 wrote:恩謝謝提供意見^^我...(恕刪) 小弟的同學也是騎RS-Z,學校是在海拔550公尺深山...,小弟主觀覺得RS-Z的傾角算是蠻夠用耶...其實看樓主懸吊系統已經很不錯啦~而且跑山路的話...小弟覺得後輪改350沒有多大用處耶,周遭朋友10"輪胎配法大概都是前350的BT39ss YCX或是6012R,後輪大概都是110或100的ML50了,因為山上又是北部常常下雨,排水性跟抓地性是大前提,小弟拙見認為大大該注重的地方是路線選擇跟重心偏移,至於側掛...台灣路況用側掛來增加傾角過彎並不會比較快,出事機率倒是會增加不少,重心跟路線做好會更實際,另外也要提醒樓主,台灣駕駛道德普遍低落,建議樓主對制動系統需多注重,順便補上一則普利司通BT-39與瑪吉斯6012R比較,僅供樓主參考...
playsix2003 wrote: 我不知道只要把後輪改成350的就好 有時候,不是單純換350-10尺寸的輪胎就一切都好還要看那條350-10的輪胎的"荷重值"是否適合我的老Jog後輪用過一條350-10的米其林,結果抓地力遠不如90/90-10的同款胎問題就出在Jog的車尾輕,配上了荷重值過高的輪胎(那輪給125用就剛好了)以我約83的體重來說,Jog後輪用荷重值51的差不多剛好荷重值56的胎都建議給125的用啦cheng1279 wrote: 只要技術好,原廠125都可以巴死大改天鵝.(山路上) 嗯,我也曾經用原廠破爛勁風50,在山路上巴過中柱磨出火花的金贏家100還是外側超車唷~~因為我是內傾姿勢,外中外路線他是外內傾姿勢,內內內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