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現在國產125cc機車利潤有這麼高?

其實成本更低
知道真相你會更不爽
但你還是要買單
嫌貴就不要買就好了...
就是有人會買,廠商當然敢開高價...有錢賺,幹嘛不賺呢?
賣機車那幾家廠商...聽說損益表蠻好的.

我現在也是騎山葉的...jog pro 90只要1萬元+隨便修一修...還是騎的嚇嚇叫.
先感謝大家熱情的回覆~

我倒是沒有詳細比較兩台的規格啦,本人對速克達不是很感興趣~呵呵,也是看了回文才知道,原來一台好像是化油版的~
我不清楚兩台的「配備」,是否真值兩倍的價差~但售價就是差兩倍!這是事實!所以我才會覺得,車商的利潤爆高!


其實我只是想表達個人對於目前二輪車價的不以為然!這當然包含了進口車價!
不過進口車因為有稅金和驗車費的問題,價格自然難「合理」!
但反觀國產車呢?即便新車大多噴射化了,但有沒有到一台150的塑膠車要喊到九萬十萬的地步?
未來如果連125cc都能定價在八萬起跳的時候,性能好一點的車款,賣個十一、十二,好像也沒什麼好說嘴的!
這是消費者之福嗎?為什麼要讓車商賺成這樣然後我們還覺得理所當然?

不過缺乏競爭的市場就是如此!我們又能做什麼?我不知道…


但在下並沒有要大家拒買國產的意思!就好像對於政府的表現,我們可能不滿意,可以評論,可以訐譙!但可沒鼓勵大家政變啊!事實上,不論進口或國產,不論便宜或昂貴,能買到一台您認為值得的車,比什麼都重要!文中或許用到了「反諷」的修辭法,但我以為,應該還不致於太難理解的~

那麼售價較貴的機車,多出來的配備對於廠商來說不用成本?
另外市場也不是只有七萬多以上的125及150可選,也有五萬多的低價車款(GT、V2),並非如你所說八萬起跳
如果你要選擇比較貴的車,那就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我不是為廠商護航,我也希望機車售價便宜點,但是你在貼文前不去研究兩台車的差異性就發文說車好貴...
另外你在網路上看的價格,通常都比親自去店面問來的貴......

如果真的車太貴,別忘了市場機制

如果我賣1台車 模具就要1千萬 要賣1萬台回本

那模具成本攤平後 幾乎就是材料人事成本 的到的淨利就大的多

當然這還是便宜的情況

加上4年大改款 法律條文修訂需更改設計 例如方向燈 反光片

這樣車商賺得其實沒想像中的多 但是1台車賺的起碼有 2千以上

光貨物稅就繳掉不少給國庫扣下去 以前1台車3萬的時代 貨物稅就17%了

加上該賺的大概是1台成本2萬3~4 可能還更低

先不看配備
OLIVER的軸馬力約等於Bws的輪輸出
兩台車騎起來可能沒差異嗎?!

OLIVER價格很殺沒錯,但全包價格和V2已經很接近了
前一陣子才買車有試騎過這台,起步比RS還虛....後續解封又是另一筆花費
值不值得看個人~有比較過的人大多改牽GT or V2去了
我比較異類牽彪虎
xboy200 wrote:
http://tw....(恕刪)



現在125機車真的賣得很貴,
不知道是那一家把價格漲起來的?
以前125機車只要4、5萬元,現在居然要7、8萬?

我以前買山葉-迎光150約6萬4,

後來買的山葉-馬車125也才6萬3!




幾年前的迪爵4萬多現在有搭載一樣引擎的高手給你買~價格一樣4萬多
幾年前的悍將5萬多現在有搭載一樣引擎的GT super~價格一樣5萬多,還多了液晶儀表板+LED尾燈

比較貴?!
噴煙2T就別提了
沒人拿刀逼你買9萬多的S-Max
查一查"貨物稅"
就知道是被誰賺走了
令人驚喜
serio wrote:
查一查"貨物稅"就知...(恕刪)


我查了,貨物稅是間接稅而且是從價稅,這表示售價愈高,稅額愈高而且由消費者吸收嗎?

所以只要售價定在市場能接受的最高「上限」…廠商的利潤可達極大,而且政府的稅收也達極大的意思嗎?

如果我是廠商,當然要把「消費者剩餘」剝光光啊!這是不是表示機車市場的需求彈性很小呢?廠商才能對我們為所欲為…
又如果我是政府,當然繼續保護廠商這能創造高稅收的金雞母啊!五期法規算什麼?…看有沒有六期法規!總之愈嚴愈好!表面上是對廠商的限制,實際上只是賦與廠商抬價的藉口!因為成本最終還是會「平安」地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以酷龍為例,噴射噴vs化油版,價差近三萬!!什麼鬼?

果真如此的話,廠商跟政府還真爽啊!!但我很不爽!
我08年網購的勁暴150價八萬,如果早半年買,可以七萬四成交…
但看到yamaha bws125呢?一台網價開八萬?!而且八萬以上的125,還不只這一台咧!
這種價格,真的是很刺眼…

真希望市場別失靈…!!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