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怎麼都沒有人討論機車的舒適度阿,可以請各位大大給點意見嗎?

simoneaill wrote:
怎麼都沒有人討論機車...(恕刪)

250以下我只能說馬車125..
250級距的話馬車250跟AN250
大羊的話漢堡人AN650是極致舒爽
檔車中的本田GL1800根本是行動沙發

目前騎過新舊勁戰、勁風光、S妹、迅光、風光、頂級迅光、NFT、高手、悍將、RV150、RV250、迪爵、豪邁、星艦125、GSR125、馬車250、AN250、TMAX500等等還有一堆可能沒想到

別問我為什麼騎過那麼多車
去一趟台北的延平北路上一堆大間二手車行
各種車型各種車款免費騎到飽
只要在台灣的路上機車是不可能有舒適度的!
檔車隨便挑一台舒適度都比塑膠車要好

不過01的輕檔車似乎很冷門?

大家都想騎塑膠車
原廠三代戰怠速真的神抖

後照鏡整個在晃

but who care?
只有愛嘴的人才會拿這點來嘴
我騎過的車不多

感受比較深的是

家裡的cuxi

覺得超級不舒服

經過窟窿或者小顛簸都感受明顯

有次朋友2012的競戰給我騎一天

我明顯感受到兩者的差異與舒適性(前後座)



我有朋友強烈推薦我買YAMAHA GTR AERO
說比我騎那台還舒適

但是我不知道他有沒有品牌愛好的因素所推薦
因為他跟我討論的車都是yamaha


我是沒考慮馬車QQ


是想買150以下的塑膠車
希望60~80的中速(是這樣說嗎? XD) 加速度OK
不追求尾速這樣

希望大家能在不舒適中推薦幾個好一些的^^!

影響舒適度的有

車重-加重的話小馬力又吃不消

避震-行程太短

坐墊-請加厚

胎壓-請不要太過飽滿

輪框-速克達的造型搭配與機構設計,大不起來

車架結構-各家功力,無解

基本上往座墊與避震下手就能有效改善

坐墊改厚改軟就能讓屁屁明顯感受舒適

選購避震前要先了解的有:

1.行程
理論上,行程越長,你的舒適重量範圍就越大
單/雙人重量差異大
高低速過相同坑洞動能差異大
單人可能舒適,雙載就爆屁
低速可能舒適,高速就爆屁
行程夠大,就能照單全收,但是腳踩不到地.....

2.壓側阻尼
為了降低彈簧磅數與增加支撐穩定性的機構
可有效增大彈簧的磅數範圍
無此機構會造成彈簧太軟觸底,彈簧太硬回彈
也是吸收震動的重點
阻尼太大會讓震動傳遞至屁屁
阻尼太小會讓彈簧壓縮太快,導至觸底

3.彈簧磅數
吸震其次,支撐才是其主要任務
過軟的彈簧讓你進廠房
過硬的彈簧讓你住病房

4.伸側阻尼
避震的反應系數,回彈過快反應雖快
但是過快的反應會讓震動明顯的傳遞給屁股
經過較大坑洞時,會因為彈簧來回震盪使車體搖晃
過慢的反應會使避震行程用完,造成觸底


行程增加可由改變三角台的位置來達到,但是礙於速克達的設計

三角台往往在車前殼下側,上側大多是 中控鎖 加油管 燈具 等

各廠設計上應該都有考量......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