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lkoala wrote:
二行程廢氣中,先天的HC排放量的確遠高於四行程,高個20倍其實是正常的
但是四行程的NOx排放量,也大約是四行程的20倍左右
所以當年Yamaha製作的南極探險用機車,刻意使用二行程引擎,以避免NOx危害臭氧層
當然,現在的四行程車,都有觸媒了,主要對付的就是NOx,其次為CO
至於HC,通常都是吹漏氣回收跟二次進氣為主要的處理方式,排氣管出來的反而很少
對了,最近環保署有宣導,加油的時候,加到跳起來就好了
這樣的做法也可以減少油氣的逸散,也就是減少HC
jimmy-he wrote: 不然一般碳氫化合物都落在1500 ppm 以下
其實如果沒有觸媒,二行程的HC很難低於2000ppm
一期環保標準時代,大部分的二行程新車的HC值大多在5000-6000 ppm
就連我那台二期的Jog 90,新車時的HC值大約在2000-2500 ppm左右
至於那個2000 ppm,是十幾年前有人投書給某機車雜誌
說他的RG-125,在改過高壓線圈、矽導線、火星塞等等東西之後,HC值降到2000 ppm
因此他認為觸媒並不重要orz
我也不想.(恕刪)
感謝您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