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離合器煞車要有比較短的煞車距離是有條件的:1.後煞控制得宜不至後輪鎖死。拉離合器並使用後煞是很容易讓後輪鎖死的,鎖死可能產生的狀況是煞車距離更長還有車身偏移。但完全不用後煞也是徒增煞車距離。2.煞車配備好到引擎煞車將不是阻力卻是動力。比如說前煞跟前輪都有某種優秀的程度可以做強大的減速,那麼引擎的動力在這種情況確實有可能是把車往前推而不是幫助車減速。國外的實驗所使用的硬體跟騎士技巧跟一般人差很多,尤其沒有在適當場地或空地先練習更不能直接套用。有興趣的人請到空地去多多嘗試各種煞車方式,找一個自己認為最佳的煞車方法並勤加練習,使得遇上緊急狀況也不至於什麼都不會。
轉貼Z版的文章原PO為大丙兄該文有很多剎車的觀念觀念1:前碟煞的車,緊急煞車會鎖死,導致犛田,所以前鼓的較安全。 <--是錯的!這當然是錯的 只要是有能力控制前煞力道的人,一定不會有這種情況發生。擁有還算不錯的前煞的車車主們真的平常就要"勤練",有突發狀況時才能克服。大丙第一次體認到要好好的練前煞控制,是在剛騎檔車不久就跑去騎CBR400RR的時候...大丙舅的車。那時大丙自己的bubu是追風,FZR不太常騎,CBR騎出去晃了一整天之後就覺得...好危險啊!前煞太利了! (仿賽車碟煞盤有多大一片,相信大家也都知道)碟煞是要小心控制別讓輪胎鎖死,而大部份的鼓煞則是根本沒有讓前輪在一般路面迅速鎖死的能力,也就是說,遇到真正緊急的狀況,可能要煞都煞不停!所以...好好學碟煞控制是必須的,尤其是前傾的跑車&仿賽車。學控制煞車在打滑範圍內,聽起來很簡單,不過光聽別人講是無法體會的,還是多多練習才行的!觀念2:前碟煞的車,緊急煞車會鎖死,所以要用類似ABS的"點放"方式來煞車。這也是錯的好的ABS系統用電路來感應輪胎打滑的情況,感應器和運算單元在單位時間內作出無數次的運算,才有辦法決定煞車的力量以及釋放煞車的時機,並不只是單純的"點放"動作而已。就算是等級差很多的機械式ABS,"點放"的頻率也不是人光用手就可以達到的。所以如果不好好學煞車力道控制,光道聽途說用這種"手動ABS"來作"點放"煞車,只能在平常安慰安慰自己對碟煞的恐懼,遇到了緊急狀況可是一點幫助也沒有的。"點放"的結果不但煞車的距離會增長,更糟的是只會"點放"的人真正遇到緊急狀況時,一樣會容易驚慌而對煞車用出太大力道造成打滑。前面說過了,緊急煞車的控制應要"在輪胎打滑的邊緣上作最大的減速",萬一不小心超過而打滑了呢?就應當很清醒的減輕煞車力道,煞車力道一回復,輪胎回復抓地力時再度重煞,這些都是一瞬間就完成的動作,而往往就是犛田或不犛田的關鍵。觀念3:緊急煞車時,前煞鎖死滑胎就完了,後煞就算滑了還比較有救。 所以急煞時後煞要重,前煞要輕。 <--錯!這也是錯的當然,前輪打滑的情況會比後輪打滑難救是事實。但在,請不要光憑這一點就認為用後煞比較安全,真正急煞的狀況下,後輪非常輕易的就會出現打滑情況,這才是真正應該考慮的因素!為何後輪輕易的就會出現打滑情況?前輪就不會?要知道急煞車的時候,車子的重心一定會往前拋,煞得越急,重心移的也越多。從輪胎對地面的磨擦力,也就是抓地力的角度來看,磨擦力的公式還記不記得?靜磨擦力和重量是成正比的。在急煞的狀況下,大部份的車重移往前輪,前輪的最大靜摩擦力會增加;相反的後輪負擔的車重大為減輕,最大靜摩擦力就會大為減少。煞得越急,後輪抓地力就越弱。也就是更加容易打滑。煞到後輪浮起,後輪的抓地力就等於零。再怎麼煞也不會有用。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絕大部份的車重都必需由前煞負擔,而後煞只能負擔到一小部份車重, 所以若是後煞煞得重,在還車沒煞住之前後輪早已經處於鎖死打滑的狀態了。由此可知,正確的急煞,前煞絕對應佔較大的比例。若還是擔心前煞煞得重,前輪會打滑救不回來的問題,就該檢討檢討車速和煞車力道的控制能力,或是不如改去擔心發現後煞根本煞不住時應有的犛田技巧。所以會有人說煞車時以前7後3的比例或是急煞前8後2的比例來作,就是這個道理。急煞車的正確作法騎速客達的人請照前面所說7:3或是8:2的方式分配煞車力道來作急煞車。騎檔車的人,後煞只要極輕的帶一點點,其餘的全部給檔煞和前煞來作。就這麼簡單而已。但嚴格講起來,一般我們不會直接以7:3比例來作煞車,應適度的先以後輪減速,再來將前煞力道加重,這樣的作法是為了避免車身重心過早前拋,加重前輪的負擔。萬一在過彎或車身傾斜的時候需要急煞車,該用前煞還是後煞?車身傾斜時用前煞會滑掉,前面也說了用後煞也會滑掉,所以答案是:都不可以用!車身傾斜時頂多只能帶帶小煞車,急煞的話一定會掛。所以真正要作急煞,請先把車身拉正再作。問題來了,彎道中要拉正車身?別開玩笑了。事實上進彎前本來就應該預先完成減速的動作,如果是彎道跑得好的人,就不會有在彎道中還需要急煞的情況。除非是在彎中突然遇到突發狀況,而需要急煞,這就真的是不得已的情形了。這種情況有兩種選擇:1.直接在車身傾斜的狀態下急煞:除非真的速度不快,根本不需要急煞,才有可能煞住。大部份會發現自己正在犛田,然後可能撞上任何有可能的東西。包括那個"突發狀況"、對向來車、或山路中彎道外側的山璧。(或掉到懸崖下)2.把車身拉正再煞:有一半的機會煞得住,不過已經跑到原過彎路線之外或是對向車道。要再救一次才能回原路線,依運氣或各人過彎時保留的應變空間而定。也有一半的機會煞不住,然後可能撞上任何有可能的東西
感謝各位大大的傾囊相受,小弟我大概瞭解了!! 總而言之車速也是影響到是否要急煞的一大主因,小弟慢慢的再來好好的以市區道路做練習正確的剎車方式,以減少出車禍的機會,當然在練習的時候車速不會很快嚕! 既是練習,若車速還是快的話,那意思還不是一樣嗎!! 呵呵!! 感謝個位大大囉!!
我也不知道按離合器剎車是哪裡危險了? 因為你不知道 你速度會慢到什麼程度 如果單按煞車而已.瞬間剎到速度太低 熄火呢? 等後車撞上來嗎 再來 煞車降低速度 也需要按離和器降檔阿所以要是有車子衝出來 我第一反應一定是按離合器+煞車sorry 以前當新手 常被網路一些文章 虎的一愣一愣 後來發現 那些所謂的正確檔車騎法 根本是多此一舉 甚至還可能是為了彰顯自己很會騎檔車 所刻意教導新手的一些不必要作法包括那些 什麼急煞要前7後3 還是前3後7?? 請問是在算安全期嗎 都說是急煞了 人不要死最重要了誰還可以在瞬間控制前7後3咧每個人的騎法都可能有差異 總之 自己覺得最安全 最習慣的騎法 就是最好的騎法版主 檔車遇到緊急狀況 離合器+剎車一起按 就對了 等到狀況排除 再視當時的速度退到合適檔位騎走就ok了 你可能會覺得 這樣好像要耗費很多時間 其實依點也不會 騎熟的話 順暢度跟速克達幾乎依樣放心 我野狼騎8000公里 ktr騎1萬4 雲豹騎3000 FZR騎3萬1我人還沒死 你可放心照我的方法騎
allenshair wrote:呵呵~~ 這文章已經被埋到不知到第幾頁了竟然被大大給找到,佩服啊!!回歸正題,基本上小弟我原本就是這樣煞車的!! 就是覺得讓車沒有動力滑行(若速度快的話)一定很危險,所以才上來此版求正確的煞車法,沒想到也是有人跟小弟我一樣的煞車方式呀?? 真開心!!大大騎過那麼多種車,我只騎過豪爽目前里程為2萬8(我的現役座騎),老狼約1千多吧段段續續的,還有同事的狼R(大概不到1公里吧),只有試騎一下而已,就這三種,現在還滿想騎雲豹、fzr跟ktr的說!! 不知大大還有車嗎?想騎騎看!!
周仔仔 wrote:大大騎過那麼多種車,我只騎過豪爽目前里程為2萬8(我的現役座騎),老狼約1千多吧段段續續的,還有同事的狼R(大概不到1公里吧),只有試騎一下而已,就這三種,現在還滿想騎雲豹、fzr跟ktr的說!! 不知大大還有車嗎?想騎騎看!!... 其實 騎過的車種跟里程數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觀念跟技巧小弟所騎過的車種也只有 Aprilia RS125 ,YAMAHA FZR150,HONDA NSR150SP(只是RS跟NSR騎的日子不多就是了)至於里程數是沒有仔細算過啦不過當時小弟一個月可以騎800公里(一週騎兩天車)這樣騎了兩年半 也有快兩萬多公里的距離其實 煞車拉離合器 是要看情況啦 並不是一遇到緊急情況就煞車跟離合器同時拉住而是先確實做好煞車的動作 (前煞縮短煞車距離,後煞減少動力以及穩定車身,引擎煞車減少動力)當所有緊急情況都恢復到可以控制的時候 再來控制離合器以及打回正確檔位況且若確實的做好 退檔檔煞的動作根本不用擔心檔位的問題若真的遇到連退檔都來不及的情況時若說抓住離合器是怕熄火來講其實當車輛會熄火的時候 基本上動力也是等於0了 抓不抓離合器及有沒有熄火也無所謂了況且說急煞不要抓離合器的原因是抓住離合器等於打空檔滑行所以說抓住離合器並無助於讓車輛停止下來反而是確實的使用引擎煞車來抑制動力比較有讓車輛緩慢停駛的效果
剎車離合器拉到底...是技術與經驗不夠才會發生的事情很多動作可以養成習慣變成反射動作的比如 右手...回油的同時 摳前煞 這都是習慣變成的左手拉離合器 也是依據速度來配置離合量那種幾萬公里的經驗不代表任何意義...況且也算很短的公里數而已追風 王牌 NSR FZR FZ SUZUKI KAWAKI...跑車 街車 嬉皮車不知騎了多少個10萬公里了